檢視單個文章
舊 2005-01-19, 20:04   #11
waderu
輕度攀言者
 
註冊日期: 2003-07
文章: 80
waderu
建議改變選拔制度

我覺得國際賽比賽成績好不好,
似乎跟選拔制度比較沒有較大的關聯,
(跟選拔賽的場次關聯還比較多關聯)
不都是比賽嘛, 如果國際賽也是類似這種RP路線數或OS路線數的比賽,
當然國內的選拔賽也依樣畫葫蘆,
一方面也給選手熟悉比賽的制度, 掌握比賽的節奏.

當然現在也有了, 像抱石賽不就是這樣嗎?
一次給你6條, 看你爬的怎樣, OS幾條, RP幾條, attempt次數若干...etc,
只是這樣選出來的選手, 在國際賽場上的成績, 和難度賽好像也相去無多....


我覺得關鍵是沒有合乎國際賽規格的難度場地吧.
現有唯一的一個合格難度和抱石賽場, 利用率都不高, 丟著浪費,
不知該怪管理單位的本位與無知, 還是委託交付單位的所託非人.

從台灣這幾年的發展來看,
全國區比賽優秀的選手好像都跟各地岩場的興建與據點有很大的關係,
北中南區哪邊新蓋\了個好岩場, 哪邊的選手數就會暴增, 名次也會提前....
當然不單是要有蓋\好的岩場, 還要有足夠開放與公眾親和高利用率的場子...

比如台灣早期的全國性岩賽, 名次多來自龍洞與大砲的固定族群,
接下來的台大岩場生出周首席, 中央岩場生出劉乙德,
然後政大, 鬍子, 蘭州街etc ...., 生出了現在常見的一堆國手群,

中區最早有健野, 和晚開發的台灣最優秀的訓練型天然石灰岩岩場關仔嶺,
優質抱石場秀山莊&鄉野情&嘉義會館, 到最近蓋\好的優質難度場東海&中興,

新竹區因為清華守德岩場而掘起的新竹幫勢力.


現在就算在屏東大仁的比賽, 名次還是多屬於這幾處岩場的常客, 或培養出的的選手,

那南部的選手呢? 壽山? 旗津? 半屏山?
有哪個夠長夠穩可以拿來練難度賽的leading的?
好吧, 猴洞, 還有不輸關仔嶺的猴洞, 走路走到頂要1個多小時,
比較像樣的人工岩場? 倒的倒散的散,
大仁不對外開放, 而且光是從市區坐車就不知該怎麼坐坐多久...

東部呢? 忘了吧, 除非你要比國小組的四米Face面抱石, 或比拿Friend或敲岩釘的傳統攀登.



沒錯, 就算是一盤散沙, 也得要有個像樣的盤子吧....

中台灣北台灣有的是盤子, 可是都是小盤子,
裝瓜子零嘴是可以, 裝不了三畜五牲大豬公,
南台灣的醬碟老早就破掉了也還碎碎平安,
東台灣卻還是風中飛沙 Dust in the Wind.


岩場才是孕育優秀選手的溫床啊....
至於選拔制度....不是不重要, 只是沒有好岩場來練再怎麼會選也沒用啊....

之前好像聽過台灣選手去比國際難度賽從來沒有爬超過13米的,
也從來沒有克服過天花板地形的,
因為台灣現有的岩場最高也就那麼高, 最長也就那麼長, (林口那個殘廢的不算)
也沒有足夠大可以練leading掛快扣的天花板,
總不能在政大出一條上下攀三四趟的決賽路線吧?
還是去樹林出個繞著環狀爬的路線像古早時代爬中央那樣?
光快扣怎麼掛不會卡住就傷透腦筋...



所以要如何提昇台灣攀岩的國際水平,
小弟建議從槍斃林口體院校長開始,
堂堂國家運動學術聖堂其志氣立意竟不如一個小小的七張公園,
拿著上千萬的財產, 而對台灣的攀岩運動竟沒有私毫助益, 而舔無愧\於心,
是為無恥無能之官, 其可廢矣.


據公眾岩場而不給用者, 或故意開天價不給用者任其腐敗者, 納稅人人得而誅之....


時間一定會証明這是明智的決擇, 台灣人真是太多了, 沒用的官更是太多了.


[quote]
On 2004-11-12 02:01, 大濟 wrote:
珍珠奶茶都要少喝了?一定和臺灣最近的新聞有關。嗯,得看看電子報了。

如果臺灣近十年來的大環境少了些意識形態之爭,攀岩環境的發展會也許\會比較持續。硬體、制度會累積,不像現在東一頭西一頭。年輕人也少了一些莫須有的壓力。不過歸罪大環境只會讓自己疲累。攀岩以外的大環境是 “circle of concerns”,不是 “circle of influence”。關心、或被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影響,往往會徒勞無功\(好像在寫我自己)。

臺灣的攀岩硬體環境只有一解:有那麼一天,有那麼個很有錢、很浪漫、很控固力的大企業家,突然覺得運動攀登很有搞頭,開始投資。不但投資上下游(岩場、國內外攀岩裝備、比賽場地、 . . .)還投資橫向的經營發展(辦刊物、訓練、和教育體系結合、搞有氧有機、環保 . . .)。如果不是這樣搞壟斷,臺灣的市場養不活任何一個像樣的岩場。

以前的健野有這樣的潛力,可惜那時的運動攀登風氣不盛、健野的經營決策也搖擺\不定。現在 Y17、北投靠的是官方投資(蘭州街何嘗也不是?)。以臺灣的政治生態來看,未來堪虞。所以 . . . 希望有那麼一天 . . .

在那偉大的一天誕生之前,如果我們仍關心臺灣在國際比賽的名次,但大夥仍不願意考慮改變選拔制度,不太願意公開討論關念的改變,不太願意步步為營的從小的社區著手,那就回到亞當史密斯的自由競爭市場吧 ﹣﹣他說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會把每個人追求己身利益的動力幻化成公平、有效率的競爭,競爭又會帶來市場的擴大和進步,進步又促成競爭,如此這般等等 . . .。大夥的討論還蠻契合這個定律的。

時間會告訴我們這個定律對不對。

__________________
.

影像工坊
waderu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