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02-12, 05:41 | #1 |
論壇管理員
|
心理訓練(一)﹕覺醒與攀岩表現(PRC第五章)
第五章 心理訓練(一)﹕覺醒與攀岩表現
(節譯自:Performance Rock Climbing, Ch.5, pp.62-67, 譯者:劉以德) 一、覺醒 影響運動員表現的變數主要有三﹕心理素質、自主系統及運動組織,我們稱之為"內在三角"。心理素質(Psychological)包含思想與感覺﹔自主系統(Autonomic)包含心跳、呼吸、血壓、消化等自主生理反應﹔運動組織(Motor)則包含肌纖維收縮、肌纖維協調及肌肉結實程度,其直接影響技巧、爆發力、耐力、柔軟度等體能素質。運動時,上述三項變數密切相關,且彼此影響。 (一)攀岩表現﹕ 我們皆明瞭攀岩表現不一定天天能保持一定水準,有時候昨天爬得很好,今天卻爬得像個初學者,這是因為上述"內在三角"彼此的互動關係隨時在變化所致。此外,影響攀岩表現的變數繁多,攀岩者往往難以兼顧。舉例而言,當你著重爆發力的訓練時,耐力將不可避免地退步﹔當你著重速度時,動作便不可能十分精確﹔當你專心在眼前的動作時,便無暇去思考後續路段。因此唯有平衡控制"內在三角"間的互動,方能隨時呈現最佳狀態,此即所謂的「覺醒」(Arousal)程度。不同運動或攀岩型態的「最佳覺醒程度」(optimal arousal state)皆不同,覺醒程度主要取決於大腦腎上腺髓質所分泌的兩種荷爾蒙﹕腎上腺素及去甲腎上腺素,這兩種荷爾蒙分泌的比例直接影響到"內在三角"的平衡。舉例而言,一位害怕墜落的攀岩者,其自主系統及運動組織皆將受到相對影響,如﹕心跳加速及肌肉緊繃。倘若他能確信自身安全或相信自己的技術,便能使心跳減緩及使肌肉放鬆。總之,"內在三角"是處於一種相對平衡的關係,覺醒程度則是影響三者間互動的關鍵。以下將探討覺醒程度對"內在三角"的影響。 (二)覺醒對心理素質的影響﹕ 碰到危急狀況時,人體會迅速且自覺地作出反應,但對於攀岩此一強調精確度及整體戰術的運動而言,過高的覺醒程度是不適合的。如果在50呎的岩壁上腳突然滑掉,你會因緊張或害怕而緊抓住把點,如此便無法再去注意到省力或思考後續路段的戰術使用。雖然攀岩需要迅速反應的能力,但"佈局"同等重要。想要爬得有效率、節省體力去克服難關,便須懂得制訂戰略。故對於攀岩此一強調智力與技巧的運動,中度覺醒是較適合的,因為唯有在心情放鬆的情況下方能冷靜的佈局。 (三)覺醒對自主系統的影響﹕ 心跳、血壓、呼吸的快慢及血糖濃度的多寡與覺醒程度的高低成正比。攀岩時,高度覺醒將加快能量供給的速度,但卻會增加排汗量,進而影響手指的摩擦力。因此就自主系統而言,較高但非最高覺醒程度是攀岩時的最佳狀態。 (四)覺醒對運動組織的影響﹕ 高度覺醒狀態將增加肌纖維收縮,進而提升爆發力﹔此外,由於血糖供給量的提高,耐力亦將增強。但高度覺醒卻有一大缺點,即降低協調性。由於攀岩是項同時強調協調性及力量的運動,因此中度覺醒是較佳的狀態,但仍須就不同型態的攀登(如﹕強調協調性的斜板岩及強調爆發力的抱石)做適度調整。 (五)影響覺醒程度的變數﹕ 由於在"內在三角"的反應過程中,不可能一個系統處於高度覺醒,另一個系統處於低度覺醒狀態。因此綜觀上述,攀岩的最佳覺醒狀態應是中度覺醒。然而,影響覺醒程度之變數有二﹕認知及行為。 1.認知﹕ 同樣的環境刺激會因人而有截然不同的影響,此乃由於個人認知差異所致。舉例而言,告訴兩人路線的難度,某甲可能因害怕墜落而產生高達度覺醒,某乙則可能因缺乏自信而處於低度覺醒。 2.行為﹕ 人們對外在刺激的行為反應亦將影響覺醒程度,因此可藉由一些訓練或技巧來控制覺醒程度的高低。 二、結論 許多攀岩者易忽略恐懼感、焦慮等情緒對攀岩表現的影響,因此心理訓練的首要之務便在於學習如何控制覺醒程度,以使攀岩表現達到巔峰。接下來兩章我們將深入探討影響覺醒程度的兩大管道﹕認知與行為。
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攀岩資料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