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攀岩資料庫
   
首頁相簿E-mail、路線圖、人工岩場教學單位裝備商家網站連結、[初級攀岩課程]

返回   台灣攀岩資料庫 > 技術討論區 > 冰雪攀、海外遠征、溯溪、登山
註冊 Gallery部落格 論壇輔助說明 會員名單 行事曆事件 今日新文章

回覆
 
主題工具
舊 2010-05-31, 00:21   #1
林友民
版主
 
註冊日期: 2009-01
住址: 宜蘭冬山
文章: 406
林友民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關於攀登 14 座 8,000 公尺峰的一些想法

日前韓國女性登山者吳銀善順利完攀 14 座 8,000 公尺峰後,據聞過內企業繼之前贊助七頂峰成功後,將持續推動 14 座 8,000 公尺峰的攀登計畫。

對於台灣的登山好手,這未嘗不是一個好機會,可以一償夢想。對於國內企業有心以大量的經費持續支持登山運動,也是非常值得讚賞的。

然而,8,000 公尺峰的攀登,它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台灣的登山者是否嚴肅的思考過,我們是否準備好了,我們是否真誠的了解探險登山的這一條道路背後的曲折,我們是否思量過這一件事情對於我們生命的意義,它所必須承擔的風險。

據說,這個活動預計以 15 年的時間來達成目標,也考慮採用甄選集訓的方式。

我個人有一些疑慮:

1. 是否會揠苗助長?

登山者有一個必經的養成過程,它絕大部分都要靠登山者自我的要求自我的焠鍊。
甄選集訓是否是一個好的方式?

2. 企業是否有能力面對長時間高海拔活動所面對的風險?

攀登聖母峰成功,並不代表攀登 K2, Kangchenjunga, Dhaulagiri, Nangaparbat 等
都會一帆風順,畢竟其它這些山峰攀登的困難度與風險係數遠高於聖母峰。
持續攀豋 14 座 8,000 公尺峰,就一定會遭遇失敗或是死傷,那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這些意外發生的時候,企業是否知道它可能會面對的社會輿論的壓力,
它是否仍然有勇氣持續推動後續的活動?

3. 14 座 8,000 公尺峰的攀登,對企業或是對於個人有意義,可是對於台灣在世界登山
的地位,或是對於登山探險精神而言,它其實並沒有很具體的價值。

韓國雖然是全世界完攀 14 座 8,000 公尺峰的國家,可是放在世界登山史上,
它不過仍然是一個 follower 而已。我講這句話,我想韓國有識的登山者,
也是會點頭贊同的。

登山追求的目標在於探險的精神,也就是走一條過去沒有人走過的道路。
14 座 8,000 公尺峰早在 1950 至 1964 年都已經被完攀了。
1957 年 Hermann Buhl 等人是第一個以阿爾卑斯式攀豋,
完成了 Broad Peak 的首登。
1963 年美國人的聖母峰西稜北壁洪賓雪溝路線是第一次新路線的開拓。
1970 年安拿普娜南壁與南迦帕貝 Rupal Face 則是第一次喜馬拉雅大峭壁的攀登。

如果我們的登山仍然只是在追求量化的目標,
那就算是 15 年後完攀了 14 座 8,000 公尺峰,
其實登山探險精神並沒有實質的進步。

Rolex 也持續贊助一些探險計畫,但是它的作法是採用提案甄選的。
而且它的範疇也更為廣泛,所著重的是探險精神,而不是數字。
它未必是一個單純的運動,也可以是一項自然科學的研究計畫。

對於國內企業有心贊助這樣的活動,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
只是我的期望更高,希望企業能夠真正的掌握到登山運動背後的探險精神,
並且能夠將經費用在刀口上,對於台灣的探險運動產生一個引導的作用,
而不要陷入數字量化的迷思上,必須說那真的是太過淺薄了。

YM

此文章於 2011-04-15 01:43 被 林友民 編輯. 原因: 1957 Broad Peak first ascent
林友民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10-05-31, 16:42   #2
nature
週末攀言者
 
註冊日期: 2008-08
文章: 34
nature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3. 14 座 8,000 公尺峰的攀登,對企業或是對於個人有意義,可是對於台灣在世界登山
的地位,或是對於登山探險精神而言,它其實並沒有很具體的價值。』

當我讀到第3點,感到疑惑?

等我閱讀完全文,瞭解了。
nature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10-06-03, 09:03   #3
atunas
接觸攀言
 
註冊日期: 2010-06
文章: 1
atunas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關於七頂峰與十四座八千米巨峰

非常感謝版主提供了一些看法!

登山!不管是海外的巨峰,旅遊化的海外高山,或是國內的玉山、雪山…等,我們都秉持著相同的態度,在山的面前那樣的尊敬與謙卑!

完攀七頂峰最快紀錄,是丹麥人的136天,而我們,足足用了1049天,就是希望用更嚴謹的態度來面對。

我們不求速成!只希望可以留下較完整的紀錄與檢討,供各界檢視與公評,讓未來的台灣登山者,有更多的攀登資料可查詢或參考。

我們很清楚不論是七頂峰或是十四座八千米巨峰的攀登,都是一種面對生命的挑戰!因為它的未知與巨大,所以,我們秉持著最嚴謹的態度,希望能用15年的時間來準備與面對!

台灣的海外攀登行動始於1980年代,從喜馬拉雅山脈、南北美的最高峰、聖母峰到近期的帕米爾雪豹計畫。因有前輩們的足跡和經驗傳承,才能有現在的成果!這就是我們一直堅持,要讓七頂峰的攀登留下較完整的紀錄與檢討資料的原因。

七頂峰攀登計畫,我們以徵選的方式匯集了台灣許多登山和探險的精英,安排訓練課程中,有了前輩與顧問們全心的投入與分享,安排隊員前往美國登山學校,更熟悉了雪地與冰河的攀登,在在都是為了強化隊員們的能力。

高海拔活動所產生的風險沒有人或是團體能夠完全承擔,但就因為它的未知,才更值得投入與挑戰!

台灣挑戰八千米巨峰,長時間僅止於熟悉的聖母峰、卓奧友與希夏邦馬,直到2009方涉足到陌生的馬納斯鹿峰。14座八千米的完攀,或許對很多人沒有具體的價值與意義,但是我們希望這14座巨峰,因為我們的接觸,在它的峰頂,都能有我們台灣人親近的足跡。

七頂峰攀登活動從發起到完成,國內的海外攀登活動也更加活絡了,且都以更用心的態度去面對挑戰!

七頂峰的完攀,只是台灣探險運動的延續,而近期與登山界的夥伴分享的八千米攀登計畫,目前也尚未達成熟階段,除了八千米巨峰的攀登,我們探險的觸角也將深入探討熱帶雨林的消失、冰河的退縮、綠地的漠化等與環保生態相關的議題,在正式對外公開前,我們也請各界不吝建議與指教。除了如此龐大的計劃,我們也將提出小型的圓夢計畫,以從完成小夢想的動力,讓冒險的因子可以因此而更茁壯!

七頂峰攀登計畫 發起人 程鯤
atunas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10-06-03, 20:29   #4
nature
週末攀言者
 
註冊日期: 2008-08
文章: 34
nature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引用:
作者: atunas 檢視文章

非常感謝版主提供了一些看法!

七頂峰攀登活動從發起到完成,國內的海外攀登活動也更加活絡了,且都以更用心的態度去面對挑戰!

七頂峰的完攀,只是台灣探險運動的延續,而近期與登山界的夥伴分享的八千米攀登計畫,目前也尚未達成熟階段,除了八千米巨峰的攀登,我們探險的觸角也將深入探討熱帶雨林的消失、冰河的退縮、綠地的漠化等與環保生態相關的議題,在正式對外公開前,我們也請各界不吝建議與指教。除了如此龐大的計劃,我們也將提出小型的圓夢計畫,以從完成小夢想的動力,讓冒險的因子可以因此而更茁壯!

七頂峰攀登計畫 發起人 程鯤


樂見登山界出現用心、正面的討論。

希望攀岩界亦是如此。
nature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10-06-04, 01:20   #5
林友民
版主
 
註冊日期: 2009-01
住址: 宜蘭冬山
文章: 406
林友民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首先,謝謝程先生的即時回覆,我們也肯定過去 Atunas 贊助七頂峰活動,對於台灣社會帶來了一些正面的影響。

希望我的粗魯,不會澆熄了企業界贊助登山探險活動的熱情。

我還是稍微說明一下,什麼是探險精神。

所謂探險一定伴隨著一個未知的挑戰,這種未知有分大小。如果是個人的未知,那自己去爬一座山,那是一種自我實現。如果是去挑戰全人類未曾嘗試過的目標,例如:登陸火星,那自然是一個創舉了。

以登山而言,如果您知道近年來一年有 500 個人爬上聖母峰,有時一天有 50 個人爬上聖母峰,那爬上聖母峰這件事,就只能當作是個人的自我實現,而非一個偉大的創舉了。

稍微談遠一點。比較日據時代的登山與戰後台灣的登山,最大的落差,就是從科學探險登山,淪落為休閒化登山。我這種說法,在登山界想必是人人喊打,因為從四大天王以降,百岳已經是過去 40 年來台灣登山的主軸,也促成了廣大的登山活動的人口。

PS. 稍作澄清,45 ~ 60 年間,戰後的台灣登山者,重新開拓荒遠未明的中央山脈,誠然是一種偉大的探險活動,特別是刑天正先生 15 年間走遍台灣所有的 3,000 公尺以上的山嶺,當然是我最欽佩的登山者。

30 年前,我也曾經想搞一個中央山脈大縱走,但是老貓語重心長的說:友民,10 年前四大天王已經做過這件事了,你有什麼創新嗎? 好友蔡榮煌爬了 99 座,也是被問,你爬了 99 座,跟爬第一座時有何不同呢?

當年真正的創舉是什麼呢? 那是謝世枋、何中達、蕭宗熙、趙志華、張銘隆玉山北壁劍溝冰雪期的首登,施志平、林克孝、陳平餘等人玉山東峰北壁300米大岩壁的攀登,何中達、林亮光、郭建亨的玉山北壁首登,高克維、梅業明大霸西南壁光復後首登,台大登山社,玉山北壁三號雪溝的攀登與後續的全面性的開拓,這背後運籌帷幄的要角自然是杜德明了。

30 年前,台灣的海外登山運動跳過了阿爾卑斯登山,直接進軍到喜馬拉雅登山。這個策略的功過成敗,還是可以有很大檢討的空間。

而當我們現在談 8,000 公尺峰時,我們必須嚴肅的思考,現代台灣登山者的質量是否足夠來面對這個挑戰。我們的登山者是否真正的認識這些 8,000 公尺峰,是否真正的了解自己作為一個登山者所必須投注的青春的賭注。

攀登一座 8,000 公尺峰,如果是走傳統路線,或是採用嚮導式登山,無論是爬了幾座,在現代登山運動上,其實是無足輕重的,我們不能把這種活動當成探險活動來看。如果是 14 座 8,000 公尺峰,韓國已經有 3 男 1 女完成,但是韓國在國際登山界仍然是後進。斯洛伐尼亞登山者 Tomo Cesen 無氧獨攀完成了羅茲峰南壁,卻是喜馬拉雅登山最偉大的一次攀登。

40 年來台灣的登山運動成就有限,不是高度或是難度這個面向而已,而是登山者是否仍然只是一個遵循者,跟隨著既有的道路前進,或是一個拓荒者,勇於去開拓一條杳無人跡的荒徑。

在悲觀中我仍然看到了一線曙光,年輕一代的登山者已經有許多人投身於台灣自然環境與歷史的研究,科學探險登山的綠芽已經靜悄悄的冒出來了。

其實企業經營有其目標,不必然要挑起一個發揚探險精神的重擔。企業經營本身也是一個探險,記得 StarTrek 影片裡的那艘太空船就叫做 Enterprise 嗎! 只是我對於台灣的探險登山,對於台灣的企業,有一個更大的期許,當我們目標放得更高更遠時,社會自然就會跟著展翅飛翔,我們的登山者,我們的年輕學者,我們的孩子,自然就會對自己有更高的期望,會做出更大的努力。

YM
林友民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10-06-04, 09:18   #6
林友民
版主
 
註冊日期: 2009-01
住址: 宜蘭冬山
文章: 406
林友民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推拉之間

前面我這樣寫,很容易陷入理念之爭。我們把它回來談執行面的問題與作法。

我們了解,登山者或是攀岩者大部分都是高度自主的個人主義者。如果他在岩壁上做不出一個動作,或是他在登頂前臨陣退縮的話,可能是當下他的生理或是心理條件的限制,而高海拔或是大岩壁攀登,則會面臨地形與天候危險因素的考量,進退之間,登山者必須自己拿捏。

推動探險活動,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如果登山者受惠於企業的贊助搭便車,對於自己為何要登山這個基本議題沒有深切的體認與承諾,那很容易讓彼此都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

採用甄選隊員的方式,會遇到執行面的問題。首先就是登山者自我的承諾,其次是團隊合作默契,最後則是企業需要承擔經費、管理的困難、與龐大的社會壓力。

因此,比較可行的方式,是讓有志從事探險活動的人自己承擔相對的責任。企業可以針對提案審查,根據其創新的程度而給予不同程度的贊助,例如:25%、50%、75%、100% 等。

而提案者必須自行選定合乎自身條件的目標,自行籌組隊伍,自行面對探險活動的風險,與家庭與社會的責任。自己想做的事,就必須全力以赴。而自己的信用,則必須靠不斷的努力實踐來累積。

如此,企業可以以一個較為前瞻的立場,以引導的方式,來推動探險活動。一來可以以有限的資源,產生相對較大的擴散效果。另一方面,透過提案方式,有機會讓年輕人的創造力呈現出來,社會不會侷限在一個已經過時的紀錄上。而企業也可涉獵到更為多元化的市場機會。
林友民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10-06-23, 11:10   #7
nature
週末攀言者
 
註冊日期: 2008-08
文章: 34
nature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平易近人卻深刻的探討論述

戶外人一定要認真閱讀,認真思考!
nature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回覆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不可以回覆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件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開啟 vB 代碼
開啟 HTML 程式碼
論壇跳轉


所有時間均為中原標準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5:13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4,Jelsoft Enterprises Ltd.
Copyright©2000-2010 台灣攀岩資料庫 www.Climbing.org
本網站由 Why3s 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