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攀岩資料庫
   
首頁相簿E-mail、路線圖、人工岩場教學單位裝備商家網站連結、[初級攀岩課程]

返回   台灣攀岩資料庫 > 技術討論區 > 綜合攀岩技術討論 > 攀岩訓練綜合討論
註冊 Gallery部落格 論壇輔助說明 會員名單 行事曆事件 今日新文章

攀岩訓練綜合討論 如何提升攀登能力?比賽訓練技巧、教學討論…等

回覆
 
主題工具
舊 2005-02-12, 06:03   #1
kevin
論壇管理員
 
kevin 的頭像
 
註冊日期: 2001-11
文章: 1042
部落格文章: 1
kevin 的聲望功能已被停用
攀岩訓練教室一:力量篇

攀岩運動中所涉及的力量劃分為爆發力、力量耐力及肌耐力三類。
(一)爆發力﹕指瞬間動員大量肌力或採取動態姿勢的動作。
(二)力量耐力﹕每單位移動無需於瞬間內使用最大肌力,且動作皆在肌肉合理的負荷範圍內。或許整條路線必須持續作出高難度的動作,但分段攀登則難度將減少許多。
(三)肌耐力﹕路線分段難度不高,但整條爬完手臂仍會僵硬,此種型態需要特定肌肉做出力量小但時間長的功。
現將此三種力量之特性與訓練方式概述如下,其中訓練方式又可分為實際攀登、指力板訓練及重量訓練三種。


一、 爆發力訓練
(一) 爆發力
1. 肌肉大小﹕肌肉大小指的是肌纖維的數目及其橫斷面積的大小,肌肉愈大,其所產生的肌力則愈大。不過當肌肉體積增加時,其重量增長的速度遠超過力量增長的速度,由於攀岩所需之肌力與體重有著密切關連,所以相對力量遠比絕對力量來得重要。
2. 肌肉最大動員能力﹕肌纖維收縮的力量愈大、產生收縮的纖維數愈多,所形成的力量就愈大。故肌肉之最大動員能力,指的便是一次收縮中所動員的肌纖維數量。由於肌肉的動員能力決定了肌力的多寡,因此其在攀岩運動之角色十分重要。一個理想的選手應訓練出中等大小的肌肉,以控制體重,但具有極高的肌肉動員能力。
3. 肌群協調性與爆發力的關聯﹕在攀岩運動中,一個動作通常須同步協調各肌群,倘若肌肉間缺乏一種力量的平衡或肌群收縮時間不一,便無法做出流暢的動作。此一動作的協調則須依賴人體關節周圍的許多小型肌肉,他們扮演著協調及牽動大型肌肉的角色。不過兩者間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否則小型肌肉協調及平衡的功能將大為受限。
4. 最大肌力與爆發力的關聯﹕最大肌力是得以做出高強度動作的先決條件,其與爆發力的關聯則在於所謂的「接觸點肌力」(contact strenght)。即觸碰到把手點時產生最大肌力所需的時間。舉例而言,在以動態姿勢觸摸到一不佳的把手點時,倘若手指無法在瞬間凝聚最大肌力,便有可能墜落。至於接觸點肌力的提升,則須端賴最大動員力之發展。

(二) 爆發力訓練
1. 肌肉肥大訓練﹕肌肉肥大訓練之目的在於增加肌肉體積,以加速能量轉化及提升能量儲存。
(1) 實際攀登﹕實際攀登雖可促使肌肉肥大,但並非最有效的方式。因為通常需在肌力幾近耗盡的情況下,訓練方能奏效。然而在攀爬路線時,所需的卻是不同肌肉及姿勢的結合,單一肌肉很難達到力竭的程度。事實上,攀登中的墜落往往並非發生在所有肌力皆耗盡時,而是因特定肌群的力竭,故若希望藉由實際攀登使肌肉肥大,便須選擇一條重覆相同動作及把點的路線,使特定肌肉在10~25秒內達到力竭狀態。
(2) 指力板訓練﹕藉指力板實施訓練,則是另一種較易促使肌肉肥大的途徑。至於訓練方法,則可在吊帶上懸掛適度重量的槓鈴片,負荷量可依照持續時間或選擇以握住某把點時的最大肌力來設定。
(3) 重量訓練﹕重量訓練的優點在於,一方面可單獨或針對弱點進行加強訓練。另一方面則由於不需要肌群間的協調,所以較實際攀登更容易達到力竭的效果,因此也成為促使肌肉肥大最迅速的途徑。不過相反的,肌肉的協調性及技巧將因重量訓練而減少。
2. 最大動員力之加強﹕動員能力訓練的目的在於提升肌纖收縮數量的最大百分比。與肌肉肥大訓練增加肌肉的"量"相較,動員力訓練則是從"質"的層面提升最大肌力。
(1) 實際攀登﹕由於攀岩經常需要高強度的單一動作,因此可大為提升肌肉的最大動員力。由於須在六個動作內且肌肉持續耗力的情況下,方能激發最大動員力,因此可選擇高難度的路線進行訓練。此外,難度最好平均分配於整條路線上,而各組間也能獲得充份之休息
(2) 指力板訓練﹕在指力板上進行最大動員力訓練時,應把目標放在指力的提升上,負荷量則應選擇在某把點可支撐2-6秒的負重為原則。
(3) 重量訓練﹕重量訓練具有可精確計算及任意調整負荷量的優點,但在進行最大動員力訓練時,應慎選可促進肌群協調性及與實際攀登相符的動作,如引體向上、俯地挺身、下臂捲曲。

二、力量耐力訓練
(一) 力量耐力
1. 肌肉的能量補充﹕磷化物(ATP)是肌肉收縮時的能量來源。由於肌肉所能儲存的磷化物十分有限,僅足以提供4~5秒的運動,因此必須經由有氧或無氧代謝將肌肉內儲存的肝醣轉化為磷化物。有氧代謝可十分有效地將醣類轉化為磷化物,且不會產生堆積物,但卻需要足夠的血液將氧送達肌肉。不幸的是,攀岩運動卻經常處於無氧狀態。在做出高強度動作時,氧的輸送便會被阻絕,磷化物亦會有供不應求的情形。此時,肌細胞便會以無氧代謝的方式製造磷化物。但無氧途徑並無法將肝醣充份轉化,且會產生乳酸堆積物,如此不僅將減緩代謝速度及磷化物的產出,更會造成肌肉的疲勞。
2. 血液的阻絕﹕肌肉收縮時,緊縮的肌纖維將壓迫、甚至阻絕提供其氧份的微血管。此一阻絕的程度與攀爬的難度,即肌肉的負荷量成正比。當微血管輸送系統被完全阻絕時,肌肉僅能以無氧代謝方式製造磷化物,如此乳酸堆積、血液循環無法將其排除,肌肉遂快速疲勞。除非肌肉放鬆或其負荷程度減少到最大肌力的50%以下,否則乳酸的持續堆積,將僅能使肌肉的能量供給維持40~90秒。
3. 下臂硬化(pump)﹕肌肉能量的供給說明了攀登力量耐力路線時下臂硬化的現象。在肌肉運動過程中,磷化物主要的功能並非在使肌纖維收縮,而是使收縮的肌纖回復鬆弛狀態。但在力量耐力路線上,血管的阻絕導致磷化物之短缺,肌纖因而處於緊繃狀態。此一困境唯有靠發展健全的微血管組織方能排除。

(二) 力量耐力訓練
肌肉製造磷化物的能力,無論是有氧或無氧途徑,皆可藉由訓練來加強。所憑藉的是創造出最大能量的需求狀況,並限制其餘力量型態的使用。不過此種訓練無論在肌肉部位、姿勢、速度、或動作類型上皆有極高的"特定性",此種特定性在無氧代謝時尤為顯著,因為血管的阻絕往往發生在一兩個未經訓練的特定肌群上。無氧代謝能力訓練的宗旨,便在使肌肉於缺氧狀態下仍能產出磷化物。
1. 實際攀登﹕由於無氧代謝能力訓練會造成肢體的極度疲憊與不協調,為了避免攀登技巧因而退步,最好選擇使用熟悉姿勢及強度適中的路線進行訓練。在路線強度上,應選擇至少能攀爬三分鐘,而肌肉不致力竭的路線。
2. 指力板訓練﹕由於局部無氧代謝能力訓練具有高度的特定性,因此使用指力板時,須針對實際攀登中慣用的手指與下臂肌肉進行鍛鍊。此外,無論是靜態間歇或靜態持續性的支撐法皆須同時兼顧。
3. 重量訓練﹕重量訓練並不適於強調特定性的無氧代謝能力訓練,因此亦不建議使用與攀岩無關的器材。倘若鍛鍊出肌肉的施力方式或方向與實際攀登相反,不僅有礙進步,更可能造成運動傷害。

三、肌耐力訓練
(一) 肌耐力
肌耐力有別於心肺耐力,指的是特定肌群於攀登中等難度或長時間路線時之能力。由於局部耐力路線的分段動作較容易,故肌肉的負荷遠較力量耐力路線小。也由於強度較弱,因此血液循環可較為暢通,磷化物的製造亦可大多透過有氧代謝途徑。至於影響局部耐力的因素則有三﹕
1. 微血管組織﹕微血管乃是肌肉運動時的供給線。倘若微血管得以輸送充分的血液,肌肉便不會僵化﹔反之,若微血管因肌纖收縮而被阻絕,肌肉便將缺氧及疲憊。而微血管組織健全的程度則與肌肉發達的程度成正比。
2. 有氧代謝途徑﹕有效的訓練可增進有氧代謝能力,即將肝醣更迅速地轉化成磷化物,並增加肌肉的能源儲存量。
3. 肌力與耐力訓練的低換關係﹕必須強調一點,任何特定的訓練皆會影響其餘型態力量的表現。而耐力訓練則是不可避免地將減少肌肉的最大動員能力,即最大肌力與爆發力。唯有同時提升攀登技巧,以避免力量的耗費,及擬訂適切的訓練計畫。方能使肌力與耐力同時達到巔峰。

(二) 肌耐力訓練
有氧代謝能力訓練,旨在提升有氧途徑的能量製造與發展良好的微血管輸送系統。訓練重點則在於以較輕的負荷量,使肌肉運作時間增長,得採有氧途徑轉化能量。此外,低負荷的訓練亦可使血液循環保持暢通,進而因血壓的提升擴充微血管內壁。
1. 實際攀登﹕為了訓練有氧代謝能力,應選擇難度分佈平均,至少能持續攀登30分鐘的路線。此外由於強度不高,因此攀爬時尚可嘗試新的攀登技巧、調節呼吸或找尋休息姿勢。選擇之路線應以簡單為原則,倘若下臂產生硬化現象便表示難度過高。因為此時肌肉已被迫採無氧代謝途徑,對有氧訓練遂毫無幫助。
2. 指力板訓練﹕以指力板訓練時,由於持續時間須達30分鐘以上,故可在下方加上軟墊或自行車內胎,以減輕體重負荷。其次,可在指力板上不停更換把點,一方面使血液流至各肌群,另一方面也較能與實際攀登動作結合。不過,此訓練相對地較為枯燥。
3. 重量訓練﹕倘若無岩牆或指力板供使用,亦可以一些訓練握力的器材替代。但無論如何,還是以實際攀登之助益為最大。此外強度適中及至少維持30分鐘的訓練,還是最重要之原則。
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攀岩資料庫
kevin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回覆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不可以回覆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件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開啟 vB 代碼
關閉 HTML 程式碼
論壇跳轉


所有時間均為中原標準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4:13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4,Jelsoft Enterprises Ltd.
Copyright©2000-2010 台灣攀岩資料庫 www.Climbing.org
本網站由 Why3s 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