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攀岩資料庫
   
首頁相簿E-mail、路線圖、人工岩場教學單位裝備商家網站連結、[初級攀岩課程]

返回   台灣攀岩資料庫 > 技術討論區 > 冰雪攀、海外遠征、溯溪、登山 > [中譯書籍] Climbing Ice
註冊 Gallery部落格 論壇輔助說明 會員名單 行事曆事件 今日新文章

[中譯書籍] Climbing Ice Climbing Ice 的中文譯本.
譯者個人網誌: 探險心靈 / http://smjh-mindexplore.blogspot.com/

回覆
 
主題工具
舊 2009-02-08, 17:44   #1
林友民
版主
 
註冊日期: 2009-01
住址: 宜蘭冬山
文章: 406
林友民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中譯書籍]第八章 雪崩 Avalanches 卷首語

回 Climbing Ice 冰攀中文版 - 目錄

我問他要繩索,他卻說:「你不是帶了嗎?」結果我並沒有,我又不想走一大段路回到小屋去拿繩子,因此我們只好決定直下圈谷,以不結隊方式攀爬 Hell's Lum 山區的一些三級的路線。雪原上雪煙飛舞,但圈谷低處並未下雪,偶而可以看見頭上一抹的藍天。雪霜在毛衣逐漸形成,睫毛跟鼻毛都結凍了,這是蘇格蘭Cairngorms山區典型的冬天。

道格‧湯姆金斯 (Doug Tompkins) 走在前面,以冰爪橫渡一段風成硬雪殼 (hard wind pack),我突然打從心裡冒出一陣冷汗,正要提醒道格:「嘿! 老兄,這雪層很奇怪喔 ! 我們快閃 …」話未完,啪一聲,我們就跌下去了。腳正下方有一公尺厚的雪層突然就裂開了,而我們兩人幸運的都用冰斧勾住了上方的雪面懸在那裡沒有被突然發生的雪崩給沖下去。

那一天稍晚我們看到約翰‧康寧漢 (John Cunningham) 班上的一個學員不小心掉了背包,它就一路滾到幾乎接近避難岩 (Shelter Stone) 處。約翰警告他要往南邊走繞過這片雪坡後再往下走,結果他繞得不夠遠,我們就看著他引發了一陣壯觀的雪崩,但是他卻幸運的一直站在雪崩翻騰雪塊的浪頭上,毫髮無傷。

另外一回驚險的過程,也是在蘇格蘭Ben Navis山區發生的。當時我們正在梳子扶壁 (Comb Buttress) 下方拍攝,雖然此時已經春季雪融了,可是看來並不是特別的危險。當時我上了繩索正站在附近,我瞄到康寧漢與麥克因斯 (Hamish MacInnes) 突然跑開,瞬間我就被一些雪塊擊中了,我以為那只是掉落的冰塊,就彎下腰保護我的頭部,其實那是一道濕雪雪崩 (wet avalanche) 沖到了我身上。其他人跟我說我緩慢的轉了好幾圈後最後背部著地,登山繩捆住了我的雙腳,我只能用仰式的方法不斷拍動的雪面,最後終於脫離了雪崩區域到了旁邊。所有的裝備散落一地,而我身旁20公斤重的三腳架卻斷成了兩截。後來我們發現這是因為上方的雪簷斷裂從二號溝 (Number Two Gulley) 沖下來的雪崩。

哈密希‧麥克因斯 http://en.wikipedia.org/wiki/Hamish_MacInnes

原著: Climbing Ice 冰攀
作者: Yvon Chouinard 伊凡‧修納德
出版: Sierra Club 秀巒俱樂部 與 American Alpine Club 美國登山會, 1978 年
譯者: 蔡榮煌、林友民

此文章於 2009-02-20 06:14 被 kevin 編輯. 原因: 修改標題
林友民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9-02-09, 23:08   #2
林友民
版主
 
註冊日期: 2009-01
住址: 宜蘭冬山
文章: 406
林友民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第八章 雪崩 Avalanches 第一節 雪崩地形 The Terrain

第八章 雪崩 Avalanches

第一節 雪崩地形 The Terrain
第二節 雪崩坡面的型成 The Making of an Avalanche Slope
第三節 陽光與風的效應 Effects of the Sun and Wind
第四節 雪崩預防與雪崩搜救 (Precautions and Rescue)

第一節 雪崩地形 The Terrain

一個滑雪者可以避免進入他所了解的危險地形,但是一個攀登者卻可能必須面對與應對一個顯然具有雪崩危險的雪坡面。

假定您面臨了一個必須進入或是出來四周封閉的圈谷地形,你會認為到處都有雪崩的可能,但這並不表示你的命運已經無法由自己控制。還有很多預防措施,可助你增加「好運」的最大可能性。

面對有雪崩危險的坡面,應先停下來問問自己,不僅是這兒有沒有可能雪崩,並應考慮如果雪崩了會是什麼樣子?既然你可以在圈谷中選擇路線,你應該就先決定哪一條最安全。停下來,思考、觀察、分析每一項因素,來區分哪一條最安全,哪一條是死亡地帶。

出發前先觀察地形。雪崩最容易在30度至45度的雪坡面發生,更陡的坡面無法留住雪,而一般的坡度則需要有相當多的堆積量,才能克服雪本身的吸引力而產生雪崩。或許那一條55度的北面雪溝比較安全;可能那兒剛好有條已經雪崩過了的坡面,現在很安全。最陡的坡面在暴風雪吹襲下,只要幾分鐘便會來次雪崩,而且不可能有雪的堆積現象。許多攀登者在雪溝地形被暴風雪所困時,都是以計算每兩次雪崩中的間隙時間做活動才可能脫逃。雪崩喜歡從雪溝或其它滑道傾洩而下,所以這些通道上會收集從雪簷上崩下來的岩石,或由於從山壁斷落的大量冰柱所造成的大規模的滑動。

阿爾卑斯山區和洛磯山區的陡斜冰面和雪溝,通常在整個冬季都是保持水冰狀態,這是由於低溫與乾燥得東雪吹襲所造成的。但在春天或是融雪的冬季,即使在最陡的冰面也會積雪。那就是為什麼在每年初夏,必須以雪攀方式來活動的原因。只要狀況湊巧,,即使在羅布森峰 (Mount Robson) 北壁那麼陡的冰壁上,仍有可能產生危險的板狀雪坡 (slab)。產生這種雪坡的典型程序是:

(1) 舊雪表層暖和時
(2) 又下了一場暖和的新雪附著在舊雪上
(3) 溫度下降使得雪密度升高,就形成了堆積層
(4) 陣風吹襲
(5) 又來了一次溫度上升,使雪層間的結合力大為減弱

如果可能的話儘量留在樹林內,自然的雪崩狀況很少發生在濃密的樹林內,或有石頭突出的坡面。或許留在樹林中的最佳理由是在雪崩生時,可緊抱住其中一棵樹!注意雪坡上是否有刮痕的樹叢或是露頭破裂的岩石或是雪崩的殘跡,四週看看尋找是否有岩石堆積的斜坡或任何高低起伏的地形,它能對雪層的堆積提供安全的地基。不過,這也只限於堆積紮實的雪層、厚度薄、而且每層之間的都有相當好的結合力的狀況。如果雪況非常不穩定時,必須了解連岩石、樹枝也無法提供安全。

積雪越深越容易覆蓋住地表上不規則狀的物體,而越平滑的話就越容易發生雪崩。預先了解地形具有無比的價值,蘇格蘭的凱爾哥姆山區 (Caingorms) 是特別危險的雪崩地區,它那圓滑的草坡山丘沒有任何的附著力,阿爾卑斯山區的高地草原的狀況類似。熟悉當地山區的人必須熟記過去發生過山崩或是砍伐過的林地,這些地方的積雪都會比較穩固。

最少發生雪崩的地形是在稜脊;山谷內有時可能會發生雪崩,但是最危險的地形則是發生在展開的雪坡。所有條件相同下,凸坡面將比凹坡面早發生雪崩,因為在凹形坡面易受擠壓而呈穩定;但在凸形坡面,則易受張力而不穩定。設法避開下方是懸崖的雪坡,或是下方坡度更陡的地形,因為在此地形,墜落的能量會愈來愈加大。注意坡面下是否有裂隙,因為只要小小墜落,就能把你吸入裂隙中。


原著: Climbing Ice 冰攀
作者: Yvon Chouinard 伊凡‧修納德
出版: Sierra Club 秀巒俱樂部 與 American Alpine Club 美國登山會,1978 年
譯者: 蔡榮煌、林友民
林友民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9-02-11, 00:18   #3
林友民
版主
 
註冊日期: 2009-01
住址: 宜蘭冬山
文章: 406
林友民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第八章 雪崩 Avalanches 第二節 雪崩坡面的型成 The Making of an Avalanche Slope

一個雪坡的形成乃是由不同的暴風雪降下各種不同的雪層堆積而成。每一個堆積層都會有不同的結晶穩定性,而且每一層的結合力也都不一樣。在檢視過路線的地形與暴露性後,再來你就必須關心到每一個堆積層的強度和穩定性。

百分之八十的雪崩都在下雪時或剛下過雪時發生。新雪所下的速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子。連續數日的平均分佈的大雪並不危險,因為經過幾天的時間,雪的堆積穩定速度大於積雪產生雪崩危險的速度。一般而言,降雪量每小時3公分或更大時,應特別小心雪況。

雪的結晶形狀也會對未來雪層的穩定度帶來相當大的影響。雪的形狀在極低溫時,常是不穩定的;高溫會產生冰粒狀結晶 (ice granules),而針狀結晶 (needle-shape crystal) 則是在極低溫時產生。典型的星狀結晶 (stellar) 或是枝狀結晶 (dendrtic) 都會有相當大的穩定性,因為它的枝狀體相互接觸結果,會產生相當大的結合力。大型的星狀結晶是在-5°至-8°C之間產生。白霜狀的結晶 (rim),具有粗糙的表面,會提供更大的接觸面積,初期產生更大的內聚力的堆積層。但因為它稍後才會向下滑動,因而有可能產生更深更大的堆積層,也更可能是較危險的雪崩狀況。

若是無風狀態下的枝狀雪,通常不會有雪崩危險;無論積雪的深度或是坡度,只要降雪量在每小時3公分以內。

下雪一旦停止,最陡的坡面由於不斷排雪的結果,可能會毫無積雪。有些稍比一般坡度稍陡的坡面,也可能會產生雪崩,或許僅只一次,但規模更大!這些鬆雪雪層 (soft snowslides or soft slab),由中心一點往外扇開,這一點叫做雪崩點 (point of avalanches)或是鬆雪雪崩點 (point of loss snow avalanches)。而較平緩的坡度甚少雪崩,但卻應加小心,它們正等著你加上額外的重量,來驅使它們下滑。

破壞性變形 (destructive metamorphism)或是溫度性變形 (equitemperature metamorphism),是讓新雪從最初的形狀逐漸變成圓球狀的必經程序。溫度會使結晶體的枝狀尖端往內昇華為水汽;重力將加速積壓與穩定雪層。儘管溫度變形會破壞晶體最初的星狀結合力,但堆積卻會增加雪層的強度,促使鬆雪凍結與穩定。此力量比僅靠枝狀結合力來維持穩定可強得多了,因為結晶體的結合力在圓柱形和盤狀晶體是相當的脆弱,風雪中或是一旦雪停了,它們便會產生雪崩。降雪後一兩天內,除了最小坡度的坡面外,新雪都會向下滑動,變形與擠壓會使這些坡面更加安全。

溫度也是一個影響雪坡穩定性的重大因素。在溫暖的夏天,三天的時間便可使半米深的新雪擠壓而成,但三或四天晴朗無風卻寒冷的天氣,卻會使25公分的新雪仍然停留在危險不穩定的狀態。

輕絨狀的新雪堆積層具有強大的結晶結合力,但經過一段持續低溫後,此種結合力便會被表面堆積層所受極低溫重新結晶的影響而破壞。這種所謂建設性的變形 (constructive metamorphism),或稱為溫度因子變形 (temperature gradient metamorphism),說明了為什麼粉狀雪通常在經過幾天的低溫後,會比暴風雪後的新雪來得更乾燥、重量更輕。要是低溫下的降雪後,又遇到高溫,更可能造成雪崩,因為下面的乾雪不易與底層的舊雪凝結,而表層密度比較高的新雪會形成一個不穩定的頂層重壓 (top-heavy) 的狀況。

喜馬拉雅山區晝夜溫差極大,且受到強烈的太陽輻射作用,幾乎每次暴風雪後都會發生雪崩。1975年在喀拉崑崙山區,我們留意到似乎有兩種類型的雪崩:如果在夜間降雪,雪坡經過清晨陽光的暖化後,大約在9點到10點之間雪坡就會滑動;反之,若在白天降雪,夜裡雪坡凝結後就會滑動。在這些山區活動,必須留意降雪的時間,它是登山安全的關鍵。

判斷雪層的穩定性有各種方法,不一定要依賴發射榴彈炮來判定。你可以在雪坡上反覆跳躍來掌握它的穩定性,但前提是一定要在安全的場所。最好的方式是挖一個坑來檢查各個雪層的強度,以及各雪層之間的凝結力,以及雪層與與地表之間的凝結力。另外一種很有用的工具是10到20倍的放大鏡,它不但可以用來檢查新雪的結晶形狀,也可以檢查雪層下部中舊雪結晶的形狀與強度。在儘可能接近釋放點 (release point) 的地方鑽一個洞直到地表,或至少要達到永凍層,用你的手指碰觸每一個雪層,感受一下它的阻力,它的強度,在粉狀新雪下方是否正好存在一極薄的冰層。用放大鏡檢查各雪層的結晶,它的形狀,它們彼此間是否契合或是凍結在一起,或許那兒剛好有從早秋時節降下的冰霰或是冰雹所形成的而從未凝固的球狀軸承般的的雪層 (ball-bearing layer) 呢。你手上是否有一層糖霜般的雪層,那是白霜 (depth hoar) 或是溫度因子的雪 (temperature gradient snow),那是因為較暖的地表溫度與低溫的空氣間的問度差所形成的雪層,或是因為雪層間影一層冰層的緣故。白霜型成的時間通常是早冬時節,那時的積雪很薄,土壤溫暖,但氣溫很低,可低達攝氏二十度以下。雖然地表可能凍結,但是它很少低於攝氏零度很遠,因為積雪反而形成的一個絕緣層。短距離間急遽的溫度變化會造成雪的質量由雪層間擴散,這種昇華作用改變了雪的結晶,而長成了捲狀或是杯狀的雪晶。這種雪層含有大量的空氣,缺少聚合力,當它的潮濕後沒有任何強度,在另一次降雪後的重量就會把它給壓垮了。美國的落磯山脈地區的冬季,常因為乾冷的空氣而形成這種白霜;而罕見於溫暖而潮濕的喀斯喀德山脈 (Cascades)。

1967到1968年間的冬季,安地斯山脈南部降雪量少,而春季又很溫暖而多晴天。在Bariloche 地區不適合滑雪,但卻是絕佳的登山條件。我們幾個山友在教堂山群 (Cathedral Group) 的一條陡坡上攀登,雖然它的坡度很大,但是步階很安全,因此我們沒有結繩隊攀登。這是以踢踏步攀登的絕佳環境,但是半路上突然覺得這個雪坡有點問題,因此在一塊凸岩處,我以冰斧挖了一米深,突然間我鑽破了雪殼碰到一團像冰淇淋般的雪泥,它是那麼的飽和,幾乎用手掌都盛不住溢流的雪水。我們只好去爬岩打發那天剩下的時間。這是典型的腐雪 (rotten snow),它是因為雪層下部的白霜層,因為融雪或是降雨潮濕後,而喪失了它那一丁點的強度所致,這類雪層經常會發生濕態雪崩或是大規模的板狀雪崩,它會將地表以上所有的東西席捲一空。

濕態雪崩常見於晚春或是夏季的阿爾卑斯、阿拉斯加、與落磯山脈等山區,但它只是表層的溶雪造成的雪崩,而非表層下有一個脆弱層所造成的濕態板狀雪崩 (wet slab avalanche)。發生在美國的濕態雪崩通常規模很小而不危險,但是小雪崩也可能把人送到不見天日的冰河裂隙中而得不到救援。濕態雪崩停止後,它像水泥般凝固,儘管人沒有被淹沒也是動彈不得。如果發生在阿爾卑斯山區,問題就嚴重多了,因為白天的溫度會滲透到雪層中一個關鍵的深度,一旦雪崩它會吞沒許多下山的路線。

暴風雨或是春季的暖風與多雲的夜晚,融化的雪面會加速這種危機,契努克焚風融雪的速度遠超過包含太陽輻射的任何其他的熱源。

留意看雪坡底部的雪崩扇的狀況,若看到雪球或是雪輪,表示只有少許的不穩定性。把大石頭拋上雪坡並非可靠的方法,除非它真的觸發一場滑動,所以你就了解人的體重也可以造成類似的滑動。一個有被適當確保的登山者可以從它觸發的雪崩中學習到寶貴的經驗。

如果雪層的荷重很高,雪層溫度變化低 (equitemperature),氣溫介於攝氏4到7度,雪坡平緩而未標示,那你要留意是否有濕雪坡 (wet slab) 存在,特別是是否有表層滑動、冰層、草地、或是白霜等狀況。

等待到下午或是傍晚的低溫讓雪坡安定下來通常是個好主義,請確定等到雪坡真的凝固了,因為有時結凍本身也會觸發雪崩。如果濕雪層不事太厚的話,你也可以故意觸發它滑動,然後乘在它的浪頭上一路滑下來,儘可能的推開前頭的積雪,雪坡中央的滑道 (runnel) 或許是最安全的地方,要看這個滑道是否是經常性的釋放積雪而定。


原著: Climbing Ice 冰攀
作者: Yvon Chouinard 伊凡‧修納德
出版: Sierra Club 秀巒俱樂部 與 American Alpine Club 美國登山會,1978 年
譯者: 蔡榮煌、林友民
林友民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9-02-12, 01:44   #4
林友民
版主
 
註冊日期: 2009-01
住址: 宜蘭冬山
文章: 406
林友民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第八章 雪崩 Avalanches 第三節 陽光與風的效應 Effects of the Sun and Wind

冰河圈谷中不同方向的雪坡,受到陽光與風的營力而有不同的影響。由於太陽輻射的關係,北坡通常比南坡質輕而脆弱。此外,向陽的坡面也比較快能夠安定下來。如果您發現南坡具有潛在的濕態雪崩的危險時,請選擇另外一個方向的雪坡攀登,或是選擇日照比較少的雪原或是雪溝來攀登。

風力會營造板狀雪崩的環境,他從順風面刮起雪粒,攪碎它,再把它堆積在稜線的背風面上。風的另外一種營力是他會將雪粒擾動成為圓球狀,讓雪粒之間堆積的更為緊密而形成一種硬質雪板 (hard slab),這是一種最危險而最難預料的雪況。硬質雪板通常形成於強風低溫的環境,無論是否有降雪。硬質雪板不若不穩定的鬆雪那般的危險,因為雪板本身的凝結力比它與下部雪層的凝結力的更強。您可以用冰斧探測一個薄雪板的厚度與均勻度。一塊大面積的雪面在風雪後很快的就沉澱下來,在上面步行或是跺腳可以稍稍了解它的狀況。鬆雪雪崩是由一個觸發點逐步發展、擴大、扇開的模式;而板狀雪崩則是先由一個水平的斷裂線突然斷裂,一塊雪板是藉由上方、下方、兩側、與底層雪面之間的力量來支撐,一旦其中一個支撐力消失了,則由其他方向的支撐力來分擔,當你感覺到或是聽到一聲低鳴 (whoomp),雪板或許是沉澱了與下方的雪層間的凝結力斷裂了,而由其他方向的支撐力撐住了。驅動一個板狀雪崩最有效的位置就是在雪板的中心處,但並不意味著在斷裂線上不會驅動雪崩。對於登山者而言,由斷裂線區域附近上方穿越一塊潛在會發生板狀雪崩的區域,遠比由中央地區穿越來得安全,因為一旦發生了雪崩,登山者位於大多數積雪的上方,也比較有機會乘在雪崩坡浪的浪頭上。萬一真的身陷於雪崩,或許是因為你自己觸發了這個雪崩。試著在稜線的迎風面攀登以避開風成雪板 (wind slab),而軟質雪板 (soft slab)是由風與大量的降雪所共同形成的,通常在風雪中或是雪後就會產生雪崩。它的形成與風向比較沒有關聯,在迎風面或是背風面都會形成。有時硬質雪版與軟質雪板間很難有明確的區別,雪的硬度差異很大,有些雪板滑過也不會留下痕跡,有些則很適合玩鬆雪滑雪。

對於一個山區天候狀況的充分了解,登山界一直有很嚴重的爭議,例如山區的信風與典型的暴風週期等。登山者一定要了解某個區域的風向,有些區域晴天時信風來自西方,而暴風時則來自於西南方或是南方。同時,也要掌握攀登季節的天候與降雪的歷史記錄,試著對於雪層的形成至今所有週遭的相關因素建立一個連續性的感覺,潛意識理會形成一個反射式的直覺反應,您越了解正常的狀況,就越容易注意到異常狀況發生所帶來危險的徵候。
隆坡拉 (Ron Perla) 這位雪崩專家曾經說過:「雪崩唯一不變的法則就是它沒有規則可循」。


原著: Climbing Ice 冰攀
作者: Yvon Chouinard 伊凡‧修納德
出版: Sierra Club 秀巒俱樂部 與 American Alpine Club 美國登山會,1978 年
譯者: 蔡榮煌、林友民
林友民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9-02-12, 01:47   #5
林友民
版主
 
註冊日期: 2009-01
住址: 宜蘭冬山
文章: 406
林友民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第八章 雪崩 Avalanches 第四節 雪崩預防與雪崩搜救 (Precautions and Rescue)

儘管以直覺或是對於當地的地形、天候、與雪況的分析,以掌握最安全的雪坡攀登路線,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很好的方法可以事前來準備。冬季攀登出發前,可以先詢問滑雪場、登山嚮導、或是森林巡防隊了階雪崩危險的狀況。攀登雪坡前,每個人都要穿暖,所有的裝備都要鬆綁以便隨時可以丟棄,繫上20公尺長顏色鮮豔的雪崩繩,有些滑雪者還會攜帶繫有短繩的氦氣球。雪崩對講機在森林裡滑雪很有用,因為雪崩繩在森林裡會處處牽絆。對講機就像一包菸的尺寸,每一個隊員都要帶一隻對講機並預設為發射的狀態,一旦有隊員被雪崩掩埋了,其它的隊員就把對講機設為接收的狀態,以設法找到被掩埋者的位置。

有雪崩危險的坡面切忌不要結繩隊行進,在狹窄的雪坡上可以從側向來確保,但是確保者不可繫在登山繩上,除非他想要螳臂當車。一次一個人行動,先設想好逃脫的路線;上攀或是下攀時,盡量走直線,不要以之字型方式行進;橫渡雪坡時,選擇由雪崩危險區域的上方越過;每個人都帶一把雪鏟。

儘管很少登山者會遇到危險的雪崩,但是因為雪崩經常發生,每個人還市要了解如何從雪崩中脫困。標準的訣竅是一旦碰上了雪崩,就是不停的游泳,有些成功逃生的人形容這是不停的往上爬的動作,每一個人都同意你必須瘋狂的滑動以保持在表層的位置。不要試圖跑贏雪崩,反之,盡量往側邊移動。萬一被掩埋了,在雪崩停止前身呼吸一口,以保留空間給讓你的胸膛;用手臂與手掌推開臉前方的空間以獲得更多的空氣。試著讓手臂或是手掌伸出表面。萬一努力無效,設法冷靜下來以保留您的能量與氧氣。瑜迦式的呼吸可以幫助你方鬆心情與身體,只又當您發現有搜救者出現時,再呼救。

有人被雪崩掩埋後,搜救的時間非常寶貴,據報導有極少數的生還者歷經數日的掩埋,但是絕大多數被掩埋超過30分鐘的遭難者只有五成的機率可以存活。雪崩滑動停止後,雪層變得十分的堅固,遭難者無法以自己的力量挖開逃生;它只能依賴雪崩後倖存在地面的同伴來救援。這些隊員的任務在雪位停止前就要展開,他們必須注視著在雪崩移動中的其他隊員,直到他們被雪崩吞沒了,確認被掩埋前最後出現的位置,並且做個標記。遭難者的位置最可能出現在這個位置與雪崩坡底部的位置之間,有可能是比較靠近雪崩坡的底部。

當雪崩停止後,第二個要留意的是那些未被雪崩吞沒成員的安全,如果搜救者遭遇了另一次的雪崩對於遭難者而言毫無助益。接下來的任務是快速搜尋遺留在雪面的蛛絲馬跡,例如:一支手套、一頂帽子、或是一個背包。特別留意樹叢或是凸岩,都是可能擱留遭難者的位置。間歇的呼叫遭難者並聆聽是否有任何的回音。如果一無所獲,就要開始探測遭難者的位置,以75 x 75 公分為間隔,手持竹竿、鈍頭的冰斧、或是雪杖來探測。如果探測者人數有限,或是雪坡很陡,探測者張開手臂站在彼此以指間可以碰觸的位置,每個人都先探觸他的一側,再探觸另外一側。每一步的步距大約是70公分,再反覆的進行探觸的工作。探觸時保持安靜聆聽任何微小的回音。如果你發現了遭難者,先處理他的驚嚇的情緒與窒息的問題。

雪崩的預測十分複雜,並努力的由藝術朝科學之路邁進。我對於這個題目的探討僅止於此,而對於這種不可預知強大的力量的知識如此淺薄是非常危險的,我強烈的推薦所有有志於登山的讀者要儘可能的閱讀所有與雪崩相關的資訊。


原著: Climbing Ice 冰攀
作者: Yvon Chouinard 伊凡‧修納德
出版: Sierra Club 秀巒俱樂部 與 American Alpine Club 美國登山會,1978 年
譯者: 蔡榮煌、林友民
林友民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9-03-29, 03:13   #6
林友民
版主
 
註冊日期: 2009-01
住址: 宜蘭冬山
文章: 406
林友民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雪崩的經歷

今晚整理簡正德先生 1974 年麥肯尼峰遠征記時, 讀到他登頂下山後遇到惡劣天氣. 可是為了護送高山病肺水腫發作的隊醫下山, 只得冒著風雪從 West Buttress 強下冰坡. 途中發生墜落, 幸賴簡正德先生的快速反應而制動住了繩隊的墜落.

在 West Buttress 下的 ABC 躲了連續兩天的暴風雪, 結果第三天半夜兩點半發生了大雪崩, 所有的營帳通通被摧毀, 遠征隊雖然有人被掩埋, 幸好迅速挖掘出來, 萬幸沒有人傷亡. 後來就挖了一個大雪洞, 所有的隊員躲在裡面, 期間又發生了三次大雪崩.

http://dreamer1947.blogspot.com/

我們生長在台灣, 很少有冰雪地的經驗, 因此談起雪崩, 大家都很陌生. 高海拔登山, 不可避免會面臨雪崩的威脅. 1984 年初到韓國雪嶽山學習冰攀, 也曾經遇到了雪崩, 很幸運的被教練挖掘出來. 請參考死亡谷雪崩一文.

http://smjh-mindexplore.blogspot.com...blog-post.html

回到台灣後那幾年在籌畫喜馬拉雅遠征計劃, 就特別的留意雪崩的問題, 哪一座山峰哪一條路線的哪一個路段特別有雪崩的危險, 都會特別的留意.

有志於海外登山的朋友們, 真的要好好的研習這一方面的議題. 有機會到國外積雪或冰河山區活動時, 除了攀登以外, 也要多了解一下地形, 雪質, 雪層, 氣溫, 風速, 溼度等因素, 對於產生雪崩危險係數的影響.

The ABC of Avalance 也是一本值得看的工具書.

YM
2009/03/29

此文章於 2009-03-30 20:51 被 林友民 編輯.
林友民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9-03-29, 12:48   #7
mount3092
重度攀言者
 
註冊日期: 2003-03
文章: 216
mount3092
傳送 MSN 訊息給 mount3092
關於Avalacnhe的技術與知識,在這裡提供另外一本工具書資訊給大家座參考The Avalanche Handbook

此本書是Association of Canadian Mountain Guides(ACMG,加拿大山岳協會)以及Canadian Avalanche Association(CAA,加拿大雪崩協會)對於avalacnhe課程的規定工具書,對於這方面有興趣的朋友,亦可以參考這份工具書
mount3092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回覆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不可以回覆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件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開啟 vB 代碼
開啟 HTML 程式碼
論壇跳轉


所有時間均為中原標準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5:10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4,Jelsoft Enterprises Ltd.
Copyright©2000-2010 台灣攀岩資料庫 www.Climbing.org
本網站由 Why3s 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