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攀岩資料庫
   
首頁相簿E-mail、路線圖、人工岩場教學單位裝備商家網站連結、[初級攀岩課程]

返回   台灣攀岩資料庫 > 活動資訊 > 綜合討論區 > 心情、遊記、感想、記事......
註冊 Gallery部落格 論壇輔助說明 會員名單 行事曆事件 今日新文章

心情、遊記、感想、記事...... 任何有關於攀岩或其他活動的心情、遊記、感想、記事......歡迎你在此共享

回覆
 
主題工具
舊 2008-07-25, 23:34   #1
大濟
攀言癌症患者
 
註冊日期: 1999-11
住址: Madison
文章: 689
大濟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LDS]六個月來臺灣攀岩界LDS

把這六個月來對臺灣攀岩界觀察心得啦迪賽一番!

臺灣沒有比賽型的選手。如果有,黃百樂和李虹瑩勉強可算是,男的沒有。我心目中所謂的「比賽型選手」是:把比賽當作天職,除了奪名別無它心,企圖心強,訓練有毅力有計劃(一兩年長計劃),個性謙虛,永遠知不足,不抱怨硬體不好經費不足等等,也不會為人間俗事分太多心。

而我們現今所謂的選手是:志在參加(國際比賽)但不在奪標,比賽時永遠有心理因素,比賽前後倒是常為一些有的沒的吵的很有氣魄,練習是幾天的熱度,但總有人抱怨奬金、訓練、環境等誘因不夠,等等。這樣下去,總有一天,一場比賽工作人員會比選手和觀眾還多,決賽路線難度不到 5.13 也沒人能完攀。

除了比賽,運動攀登在臺灣也被「推廣」的太偏狹。 CB-Test,ABC-教,ABC-裁等「公器」把攀岩的人訓練成涵養和觀念普遍的都不足。除此,臺灣很多推廣攀岩的主事者忽略了一個事實:傳統攀登是運動攀登基礎的根,也是終極的果。只有在臺灣,傳統攀登會淪落到稀有動物,不但瀕臨絕種,還被多數的選手看不上眼,這樣的攀岩價值觀也算臺灣的另類奇蹟。

談到推廣,中華山協握有權力資源但不曉得該作什麼事,倒是會全心全力為了一些個人行為在那裡大做文章。

臺灣的攀岩界現有生態,要推廣,扎根的工作很重要,尤其是青少年,但中華山協在這方面的努力少的可憐。倒是一些民間團體把青少年扎根當成職志,但這些民間團體主事者鮮有互相交流,所謂的「小池塘裡的大魚」心態將地區性的推廣成了勢力範圍劃分的因,閉門造車也成了果,這樣子搞下去,現在的努力了不起造就一些「本土」明星,臺灣本地爽爽而已。

所以,「小池塘裡的大魚」可能就是暫時的結論吧!臺灣不大,小池塘倒挺多的,大魚也多。大魚相輕,很想搞大自己的小池塘(搶舞台)。搞來搞去,池塘就越搞越多,就越搞越小,大魚搞不清楚,因為越這樣搞就很容易認為自己越搞越大,越大就約相輕,而中華山協的種種「制度」只是助長這種風氣而已。

幾年後再回來看看,希望自己是錯的。
大濟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8-07-26, 00:38   #2
layperson
攀言新手
 
layperson 的頭像
 
註冊日期: 2005-04
文章: 15
layperson
引用

[quote=大濟;20127]把這六個月來對臺灣攀岩界觀察心得啦迪賽一番!
已經引用此文,謝謝。http://blog.udn.com/MarjorieLiu/1203679
__________________

layperson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8-07-26, 15:59   #3
chc
攀言新手
 
註冊日期: 2008-07
文章: 12
chc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同感!!

寄望山協多做一些基礎紮根工作!!
chc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8-07-27, 16:05   #4
chc
攀言新手
 
註冊日期: 2008-07
文章: 12
chc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週遭朋友多次提到洪亞婷.嗯.她在高雄有進步空間嗎?
chc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8-07-28, 17:49   #5
chc
攀言新手
 
註冊日期: 2008-07
文章: 12
chc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蘭州街很多人爬過.但是路線夠好嗎?
有人反應太指力型.太..
不夠細膩.不夠thinking..

雖然我們都知道
管理者很用心!

就如同山協很苦心.用心.
chc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8-07-28, 20:29   #6
jung
週末攀言者
 
註冊日期: 2005-07
文章: 36
jung

攀岩比賽≠攀岩
競賽只是攀岩延伸的一部份而不是全部
攀岩不是只有比賽
在爭名次的競賽中攀岩被曲解了
雖然那看起來確實是在攀岩
但那是一種攀登競賽
太過於推廣競賽會扼殺掉攀岩
攀岩是為自己而爬
競賽是為贏過別人而爬
jung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8-07-28, 22:49   #7
Tony
攀言癌症患者
 
註冊日期: 2005-11
文章: 530
Tony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我倒是很期待推廣攀岩團體後,團體能夠增加選手的動力.如果能夠學學日本人排些專門的訓練,並且由中華山協提供指導與協助.這樣的團體才更有意義.

目前我知道的團體有台北,新竹,嘉義,高雄(北至南,無排名的意思).就攀岩資料庫的訊息來看,新竹本身就做得蠻棒的,也很積極.台北這邊的蘭州街抱石場其實原本就弄得很棒了,定期更新路線,舉辦小比賽.不過在山協說要弄團體之後,兩個地方倒沒看到什麼特別的改變.(嘉義,高雄因為不熟,恕我不提)

我是覺得如果能把這個制度更落實,幫助攀岩界進步,那麼就沒有什麼讓人好疑慮的地方.不然總是會有人覺得弄團體是某人條款.對老手看起來煩,新手也不知道這是什麼鬼........=.=

以上個人淺見,心直口快,若有得罪請多包涵.
__________________
我討厭過多的束縛,這讓我感到窒息!攀岩對我來說是一種身體的解放,所以我喜歡抱石甚於運動攀登.
Tony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8-07-29, 01:38   #8
richie
週末攀言者
 
註冊日期: 1999-11
文章: 27
richie
引用:
作者: chc 檢視文章
蘭州街很多人爬過.但是路線夠好嗎?
有人反應太指力型.太..
不夠細膩.不夠thinking..

雖然我們都知道
管理者很用心!

就如同山協很苦心.用心.

那我可以肯定這位朋友你沒有爬過所有的路線才有這種看法

自從半年前開始

本店換線後的路線數量幾近破百

而這些路線通常由我們店裡的夥伴共同鑽研出來的

光定線員就6-7個人

每個人的特質皆不盡相同

像譽中的路線...
大多屬於短距離爆發力型,不過他是我們定路線時的一把尺
如果定現時有誰的路線有距離上的爭議時,由我的LZS的
度量衡大師-陳譽中出馬,一量便知....

至中的路線...
LZS的精神領袖,即使大多時候都退居幕後,與我們的工頭-嘉鴻大師
投入苦工的行列,為打造新牆流血流汗,但偶爾會來插花個幾條
路線則屬大開大闔的豪邁風格

姿妃的路線...
由於姿妃是我們店裡唯一的一位女性夥伴
所以較低強度的路線大多是由她負責

中承的路線...
路線極具巧思創意,偶有驚人之舉,細膩的風格跟他渾身的肌肉
可以說是格格不入,雖然目前在南投高就,不過每次到了店裡換線
的季節,他總是不辭千里,特地北上來幫忙定線

大維的路線...
大維是本店較為資淺的管理員,在定線上仍有進步空間
不過常有跳脫常理規範的點子,也是本店的藝術工作者

至於我的路線呢...
根據本人的能力指數分配便可窺探出其中的風格
(滿分10)...
耐力-4 爆發力-4 柔軟度-8
指力-6 智力-? 腳的技巧-1
其實,要從眾多的路線中找出我的路線並不難
只要是有大顆腳點,Open點,要把自己縮成一團
或者是需要用青蛙腿換腳...又或者是一條路線
交叉手的次數特別多....那就是我的路線

說了這麼多,就是要給還搞不清楚本店的定線文化的巖友們一個交代
本店的經營理念雖然是"不以營利為目的",但並不表示我們會打馬忽眼
本店幾乎所有的盈餘在扣除基本開支後,幾乎全是投入在維護及升級巖場硬體設施上
而本店的路線除了著重"量"...更在乎"質"
我們每個定線員每訂出一條路線,便要所有的定線員都有嘗試過
有一致的共識後,才會去評訂該路線的難度
如果今天譽中出了一條"吃人指力夠夠"的路線
那第一個抗議的人一定是我
同理
如果今天我出了一條"腳踏兩條船的劈腿路線"
那至中跟譽中一定輪流把我折腰
每條路線除了有每個定線員的巧思跟壞心眼外
都還經過層層的把關才能順利貼上
或許會有少數的路線有偏離難度
那也或許是大夥在試路線時集體暴走...或集體烙賽
至於
還有巖友對小店的路線有任何存疑....
別客氣
儘管提出...如果紙上談兵無法神領意會
那咱們約個時間...蘭州街見


LZS公關-小傑
richie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8-07-29, 09:19   #9
chc
攀言新手
 
註冊日期: 2008-07
文章: 12
chc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上班先.待會在聊.
chc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8-07-29, 13:53   #10
Casper
輕度攀言者
 
註冊日期: 2002-03
文章: 70
Casper
傳送 ICQ 訊息給 Casper
引用:
作者: chc 檢視文章
蘭州街很多人爬過.但是路線夠好嗎?
有人反應太指力型.太..
不夠細膩.不夠thinking..

雖然我們都知道
管理者很用心!

就如同山協很苦心.用心.
有人~~第三人稱~~~ :)
自己體驗了在說吧~~ :)
Casper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8-07-29, 23:59   #11
A-YUNG
攀言癌症患者
 
註冊日期: 2003-11
文章: 305
Images: 15
A-YUNG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以岩會友

引用:
作者: jung 檢視文章
攀岩比賽≠攀岩
競賽只是攀岩延伸的一部份而不是全部
攀岩不是只有比賽
在爭名次的競賽中攀岩被曲解了
雖然那看起來確實是在攀岩
但那是一種攀登競賽
太過於推廣競賽會扼殺掉攀岩
攀岩是為自己而爬
競賽是為贏過別人而爬

我以前經常比賽,我很讚成您說的「比賽不是全部」,不過是不是曲解要視個人看待比賽的態度。其實除了比賽以外,近幾年來由山協主導的活動多了CB Test ,C、B教練講習、邀請外籍教練來台講習、幾年前有北中南攀岩體驗營,比多年前的一年一度中正盃情況己經好多了(很多人都知道,其實山協人力、財力很有限的)。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嘛,我相信任何運動都一樣,看重比賽獎金、獎品、名次、技術交流、以岩會友的態度因人而異,但辦比賽是很方便的一種活動方式。而多數亞洲區的攀岩選手都不是全職的,一位選手是不是比賽型的,我們根據其工作狀況嗎(失業、兼職、全職)? 還是一週訓練的天數或時數嗎?或是態度嗎(我認為這一點比較重要,但我們沒有去具體調查、評量)?

比賽通常只是一年之中幾天的活動而己,是不是因此扼殺了攀岩,那就難說了,有的人在比賽中交到朋友有些人在比賽中學到上乘的攀岩技巧(比在自己的小社團裡摸索好多了,這是我過去的經驗)有些進步的人和贏的人獲得快樂和成就感「勝不驕,敗不餒」,輸了也是種修練。對我來說,爬得快樂最重要。


阿勇
__________________
Defeat is not defeat unless accepted as a reality in your own mind.
Bruce Lee


CHEN,CHIH-YUNG
A-YUNG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8-07-30, 10:37   #12
chc
攀言新手
 
註冊日期: 2008-07
文章: 12
chc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不解也無語.

規定是團體會員報名.卻突然冒出個人報名!!
無語中...
chc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8-08-05, 10:17   #13
Vicky
中度攀言者
 
註冊日期: 2005-05
文章: 130
Vicky
把這六個月來對臺灣攀岩界觀察心得啦迪賽一番!

臺灣沒有比賽型的選手。如果有,黃百樂和李虹瑩勉強可算是,男的沒有。我心目中所謂的「比賽型選手」是:把比賽當作天職,除了奪名別無它心,企圖心強,訓練有毅力有計劃(一兩年長計劃),個性謙虛,永遠知不足,不抱怨硬體不好經費不足等等,也不會為人間俗事分太多心。

而我們現今所謂的選手是:志在參加(國際比賽)但不在奪標,比賽時永遠有心理因素,比賽前後倒是常為一些有的沒的吵的很有氣魄,練習是幾天的熱度,但總有人抱怨奬金、訓練、環境等誘因不夠,等等。這樣下去,總有一天,一場比賽工作人員會比選手和觀眾還多,決賽路線難度不到 5.13 也沒人能完攀。


態度!不只檢討別人,也檢討自己。不只請別人想辦法改善,自己也想辦法學習、多聽、多反省,貢獻自己的一點點力量。懂得感謝、懂得付出才是一個優秀的攀岩者或選手。否則爬到5.14、得到亞錦獎盃,也只是一種不服輸的虛榮,過眼雲煙罷了。

抱怨,因為外在條件不佳,所以出現抱怨。但抱怨之後,能否理性溝通,提出在現階段能力所及的建設性改善辦法,而且,持之以恆的執行。光會抱怨、光說懶得做的人,就請把攀岩當成一種relax純休閒吧!
休閒式攀岩與競賽式攀岩不能混為一談。但做人處事的道理卻是一樣的,保持優點,不斷改善缺點,才會進步。而進步程度因個人條件、資質的差異,會有所不同,有的快、有的慢,但只要方法對了耐心去做,一定會有收穫。

不要只想贏過別人,來肯定自己;自己才是最大的敵人。


除了比賽,運動攀登在臺灣也被「推廣」的太偏狹。 CB-Test,ABC-教,ABC-裁等「公器」把攀岩的人訓練成涵養和觀念普遍的都不足。除此,臺灣很多推廣攀岩的主事者忽略了一個事實:傳統攀登是運動攀登基礎的根,也是終極的果。只有在臺灣,傳統攀登會淪落到稀有動物,不但瀕臨絕種,還被多數的選手看不上眼,這樣的攀岩價值觀也算臺灣的另類奇蹟。

CB-TestABC-教,ABC-裁等,這只是基本。是不是狹隘?端視個人觀點。
就像『三點不動一點動』是基本,但是不是死版版的依循,腦袋靈活的你,自然會知道何時一定得遵守。

傳統攀登、運動攀登、遊樂放鬆的攀登,競賽吃苦的攀登,都很好啊!我不會傳統攀登,但那個選手敢看不上眼,我也會發揮多話的本事,跟他溝通、討論。


談到推廣,中華山協握有權力資源但不曉得該作什麼事,倒是會全心全力為了一些個人行為在那裡大做文章。

臺灣的攀岩界現有生態,要推廣,扎根的工作很重要,尤其是青少年,但中華山協在這方面的努力少的可憐。倒是一些民間團體把青少年扎根當成職志,但這些民間團體主事者鮮有互相交流,所謂的「小池塘裡的大魚」心態將地區性的推廣成了勢力範圍劃分的因,閉門造車也成了果,這樣子搞下去,現在的努力了不起造就一些「本土」明星,臺灣本地爽爽而已。

所以,「小池塘裡的大魚」可能就是暫時的結論吧!臺灣不大,小池塘倒挺多的,大魚也多。大魚相輕,很想搞大自己的小池塘(搶舞台)。搞來搞去,池塘就越搞越多,就越搞越小,大魚搞不清楚,因為越這樣搞就很容易認為自己越搞越大,越大就約相輕,而中華山協的種種「制度」只是助長這種風氣而已。

很多很多池塘,就代表很多很多機會與希望。

不管池塘大小,池塘理有不好的自私魚,也有平衡、且努力的快樂好魚。

幾年後再回來看看,希望自己是錯的。

現在或許沒錯,但幾年後,在台灣的我們一定會進步。您也加油喔:)

不要著急、不要貪心、不要放棄
大家都是一步一步地前進
__________________
Inner peace & Free

此文章於 2008-08-05 16:11 被 ed512 編輯.
Vicky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8-08-05, 10:38   #14
Vicky
中度攀言者
 
註冊日期: 2005-05
文章: 130
Vicky
個人認為,攀岩要觀念、態度、方法都不偏不倚。平衡,才有進步的遠景。

五月在 iclimb 天然抱石賽,聽牛奶前輩的演講,覺得獲益良多。
不知牛奶前輩可否分享當日power point裡的內容?謝謝
__________________
Inner peace & Free
Vicky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8-08-05, 13:14   #15
旁觀者
接觸攀言
 
註冊日期: 2008-08
文章: 1
旁觀者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引用:
作者: Vicky 檢視文章
把這六個月來對臺灣攀岩界觀察心得啦迪賽一番!

臺灣沒有比賽型的選手。如果有,黃百樂和李虹瑩勉強可算是,男的沒有。我心目中所謂的「比賽型選手」是:把比賽當作天職,除了奪名別無它心,企圖心強,訓練有毅力有計劃(一兩年長計劃),個性謙虛,永遠知不足,不抱怨硬體不好經費不足等等,也不會為人間俗事分太多心。

而我們現今所謂的選手是:志在參加(國際比賽)但不在奪標,比賽時永遠有心理因素,比賽前後倒是常為一些有的沒的吵的很有氣魄,練習是幾天的熱度,但總有人抱怨奬金、訓練、環境等誘因不夠,等等。這樣下去,總有一天,一場比賽工作人員會比選手和觀眾還多,決賽路線難度不到 5.13 也沒人能完攀。


態度!不只檢討別人,也檢討自己。不只請別人想辦法改善,自己也想辦法學習、多聽、多反省,貢獻自己的一點點力量。懂得感謝、懂得付出才是一個優秀的攀岩者或選手。否則爬到5.14、得到亞錦獎盃,也只是一種不服輸的虛榮,過眼雲煙罷了。

抱怨,因為外在條件不佳,所以出現抱怨。但抱怨之後,能否理性溝通,提出在現階段能力所及的建設性改善辦法,而且,持之以恆的執行。光會抱怨、光說懶得做的人,就請把攀岩當成一種relax純休閒吧!
休閒式攀岩與競賽式攀岩不能混為一談。但做人處事的道理卻是一樣的,保持優點,不斷改善缺點,才會進步。而進步程度因個人條件、資質的差異,會有所不同,有的快、有的慢,但只要方法對了耐心去做,一定會有收穫。

不要只想贏過別人,來肯定自己;自己才是最大的敵人。除了比賽,運動攀登在臺灣也被「推廣」的太偏狹。 CB-Test,ABC-教,ABC-裁等「公器」把攀岩的人訓練成涵養和觀念普遍的都不足。除此,臺灣很多推廣攀岩的主事者忽略了一個事實:傳統攀登是運動攀登基礎的根,也是終極的果。只有在臺灣,傳統攀登會淪落到稀有動物,不但瀕臨絕種,還被多數的選手看不上眼,這樣的攀岩價值觀也算臺灣的另類奇蹟。

CB-TestABC-教,ABC-裁等,這只是基本。是不是狹隘?端視個人觀點。
就像『三點不動一點動』是基本,但是不是死版版的依循,腦袋靈活的你,自然會知道何時一定得遵守。

傳統攀登、運動攀登、遊樂放鬆的攀登,競賽吃苦的攀登,都很好啊!我不會傳統攀登,但那個選手敢看不上眼,我也會發揮多話的本事,跟他溝通、討論。談到推廣,中華山協握有權力資源但不曉得該作什麼事,倒是會全心全力為了一些個人行為在那裡大做文章。

臺灣的攀岩界現有生態,要推廣,扎根的工作很重要,尤其是青少年,但中華山協在這方面的努力少的可憐。倒是一些民間團體把青少年扎根當成職志,但這些民間團體主事者鮮有互相交流,所謂的「小池塘裡的大魚」心態將地區性的推廣成了勢力範圍劃分的因,閉門造車也成了果,這樣子搞下去,現在的努力了不起造就一些「本土」明星,臺灣本地爽爽而已。

所以,「小池塘裡的大魚」可能就是暫時的結論吧!臺灣不大,小池塘倒挺多的,大魚也多。大魚相輕,很想搞大自己的小池塘(搶舞台)。搞來搞去,池塘就越搞越多,就越搞越小,大魚搞不清楚,因為越這樣搞就很容易認為自己越搞越大,越大就約相輕,而中華山協的種種「制度」只是助長這種風氣而已。

很多很多池塘,就代表很多很多機會與希望。

不管池塘大小,池塘理有不好的自私魚,也有平衡、且努力的快樂好魚。

幾年後再回來看看,希望自己是錯的。

現在或許沒錯,但幾年後,在台灣的我們一定會進步。您也加油喔:)

不要著急、不要貪心、不要放棄
大家都是一步一步地前進
很少在此(攀岩資料庫)見到這麼好的文章.不據攻擊性又有建設性.
一定要來註冊給她鼓勵鼓勵.希望這能帶起另一股清流.
旁觀者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8-08-05, 15:15   #16
rogerjia
攀言癌症患者
 
註冊日期: 2003-12
文章: 793
rogerjia
該檢討

[quote=大濟;20127]把這六個月來對臺灣攀岩界觀察心得啦迪賽一番!

臺灣沒有比賽型的選手。如果有,黃百樂和李虹瑩勉強可算是,男的沒有。我心目中所謂的「比賽型選手」是:把比賽當作天職,除了奪名別無它心,企圖心強,訓練有毅力有計劃(一兩年長計劃),個性謙虛,永遠知不足,不抱怨硬體不好經費不足等等,也不會為人間俗事分太多心。

我覺得小傑、恩志、小祁、榮緯等速度賽選手雖然都是非職業選手,但是他們對速度賽訓練用心,是很值得鼓勵的當然小翔與虹瑩的鬥志還是很強的,還是雖然山協的速度賽15米標準岩場只有蕃薯藤一座,在沒有政府的補助,我們還是設置完成,也自行開發了一套速度賽計時器,提供給我們的選手做訓練。

而我們現今所謂的選手是:志在參加(國際比賽)但不在奪標,比賽時永遠有心理因素,比賽前後倒是常為一些有的沒的吵的很有氣魄,練習是幾天的熱度,但總有人抱怨奬金、訓練、環境等誘因不夠,等等。這樣下去,總有一天,一場比賽工作人員會比選手和觀眾還多,決賽路線難度不到 5.13 也沒人能完攀。

目前觀眾確實比選手還多,青少年組比甲組與乙組多,但說實在得觀眾確實也不多,觀眾不多的原因很多,有時候真的太熱,熱到觀眾受不了,真希望未來能像日本kazo體育館一樣的室內攀岩場,觀眾至少會多一點。

除了比賽,運動攀登在臺灣也被「推廣」的太偏狹。 CB-Test,ABC-教,ABC-裁等「公器」把攀岩的人訓練成涵養和觀念普遍的都不足。除此,臺灣很多推廣攀岩的主事者忽略了一個事實:傳統攀登是運動攀登基礎的根,也是終極的果。只有在臺灣,傳統攀登會淪落到稀有動物,不但瀕臨絕種,還被多數的選手看不上眼,這樣的攀岩價值觀也算臺灣的另類奇蹟。

中華山協在運動攀登方面確實著墨較多,因為他負責國內的運動攀登選拔業務,培訓業務、教練、裁判講習、CBT 等。但事實上傳統攀登並不會因攀委會辦活動而降低,很多民間團體都有在這方面努力。 傳統攀登尤其是龍洞岩場等問題,因牽涉到風景區管理處等政府機關問題,不是山協想推就能推的問題。攀委會這一部分確實力有未逮。

談到推廣,中華山協握有權力資源但不曉得該作什麼事,倒是會全心全力為了一些個人行為在那裡大做文章。

山協的權力是很薄弱的,委員會經理事會通過的辦法,送體委會核備的辦法,都可以因民意代表的關切、上級指導單位的關切而改變,改變後並沒有大家很開心,還要被各團體質疑老是用專案辦理,弄得我們裡外不是人。其實山協資源也很有限,從2006年要一個北部訓練岩場,要了幾年也沒有,2006年山協理事長就自己掏腰包進口的先鋒賽岩板到中央大學現在也還沒蓋起來(應該今年就會建成)。2008年的世界盃連一個岩場與比賽場地都無法獲得政府的協助,導致難得申請成功的世界盃就忍痛放棄辦理。
其實山協真的資源很有限。

臺灣的攀岩界現有生態,要推廣,扎根的工作很重要,尤其是青少年,但中華山協在這方面的努力少的可憐。倒是一些民間團體把青少年扎根當成職志,但這些民間團體主事者鮮有互相交流,所謂的「小池塘裡的大魚」心態將地區性的推廣成了勢力範圍劃分的因,閉門造車也成了果,這樣子搞下去,現在的努力了不起造就一些「本土」明星,臺灣本地爽爽而已。

基層的推廣的工作其實不應由山協自己辦,基層推廣是由各地區的攀登團體、教練去做,山協去辦理基礎攀岩推廣課程或者是去包攀岩課程,只是會讓人覺得山協與人爭利而已,山協攀委會是負責教練制度的建立,我們知道很多俱樂部都有在做基礎紮根工作,而我們作的是訓練教練、裁判、定線員的業務。如果有相關的委託案,我們也是委託各團體去辦理。

像今年我們已經辦理了一次亞錦賽國手選拔、一次的全國錦標賽、團體也辦理一場蕃薯藤速度賽、一場拓荒杯抱石賽、四期的CBT、一期C級教練講習、一期C級裁判講習、一期A級裁判講習、未來還有一期A級教練講習。 這也是攀登運動的基礎紮根工作,不是嗎。
這幾場比賽中,也增加了乙組及青少年組的比賽,不少青少年組選手也已慢慢出頭了,如林格正、洪雅婷、小天等等,都已經有了傑出表現了。

所以,「小池塘裡的大魚」可能就是暫時的結論吧!臺灣不大,小池塘倒挺多的,大魚也多。大魚相輕,很想搞大自己的小池塘(搶舞台)。搞來搞去,池塘就越搞越多,就越搞越小,大魚搞不清楚,因為越這樣搞就很容易認為自己越搞越大,越大就約相輕,而中華山協的種種「制度」只是助長這種風氣而已。

現在台灣的攀岩的大池塘是不多,小池塘是不少,如果未來池塘很多,魚也很多,池塘慢慢多到會連結起來,池塘就會連結到河流,魚就可以慢慢游到海洋,未來大家的可以游空間就會變大囉。

我也希望岩友能夠給予攀委會指正,如果有資源做不好,該檢討。 沒資源做不好也該檢討。 比賽人數越來越少,該檢討。比賽沒獎金,更要檢討。團體制度是否不好也該檢討、CBT合格率越來越低該檢討,該檢討的太多了。

ROGER
rogerjia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8-08-05, 19:50   #17
chc
攀言新手
 
註冊日期: 2008-07
文章: 12
chc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大濟返美登機中.
chc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8-08-06, 12:36   #18
goodness00000
中度攀言者
 
註冊日期: 2005-02
文章: 94
goodness00000
傳送 MSN 訊息給 goodness00000
是喔...回去了喔.....

奇怪?? 他回去需要上網告訴大家嗎...
goodness00000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8-08-06, 15:16   #19
chc
攀言新手
 
註冊日期: 2008-07
文章: 12
chc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要硬起來!

支持團體報名制度!
山協要硬!
個人選手的事也就不需要上網告訴大家!
chc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8-08-06, 20:29   #20
psp
接觸攀言
 
註冊日期: 2008-08
文章: 1
psp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引用:
作者: chc 檢視文章
支持團體報名制度!
山協要硬!
個人選手的事也就不需要上網告訴大家!
支持團體報名 很好阿
那就請某人 別請什麼立法院之類的東西出面幫忙阿
個人選手的事 說不說 報了名 名子列在名單上就知道拉!
還怕人家知道阿?
psp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回覆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不可以回覆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件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開啟 vB 代碼
開啟 HTML 程式碼
論壇跳轉


所有時間均為中原標準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7:13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4,Jelsoft Enterprises Ltd.
Copyright©2000-2010 台灣攀岩資料庫 www.Climbing.org
本網站由 Why3s 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