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攀岩資料庫
   
首頁相簿E-mail、路線圖、人工岩場教學單位裝備商家網站連結、[初級攀岩課程]

返回   台灣攀岩資料庫 > 岩場資訊 > 天然岩場專區
註冊 Gallery部落格 論壇輔助說明 會員名單 行事曆事件 今日新文章

天然岩場專區 綜合討論、議題、岩場開發

回覆
 
主題工具
舊 2005-04-04, 00:08   #21
大濟
攀言癌症患者
 
註冊日期: 1999-11
住址: Madison
文章: 689
大濟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教宗去逝了。早上起來,知道這個消息。

我開始飲泣。

到美八年,看新聞看到哭只有三次。第一次是美國入侵伊拉克的前夕。第二次是蔣方良女士辭世。第三次是今天。

哭依拉克是生氣、無奈的哭。哭謊言、無知、權力的傲慢、哭生命的芻狗。哭蔣方良是感傷的哭。哭一個扭曲的歷史、悽涼的美、哭讓人心碎的沉默。

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哭。也許以後會知道。

唉,廢話少說。上來寫這個是發現「個人簽名」這個功能不好。為什麼?因為您一旦改了個人簽名,它就給你通通改。換言之,個人簽名這個功能是「沒有歷史」的。改一次,就「篡改一次歷史」。結果是沒人會知道你以前的簽名是怎麼簽的,可能改了幾次,自己都忘了以前的簽名是怎麼簽的。假如「個人簽名」是個人對攀岩的一種體認、一種自白,那這個網站的「個人簽名功能」不能幫助我審視自己,審視過去。不要,不要。

一直認為攀岩可以幫助自己隔著一段距離審視自己。攀岩可以幫助自己不要「役於物」。攀岩可以幫助審視自己的歷史。攀岩是一種體認、一種自白、一種誠實的面對。用「個人簽名」這個功能卻逼的自己「役於物」。不好,不好。

那您會說,bolt、nuts、friend 是不是都是一種「物」?無論打 bolt、爬傳統是不是都是「役於物」?還是說,雖然都是「役於物」,但有程度之分,而且這個分別還很大,如果攀岩是一種自白、一種誠實的面對?

哭完了,眼睛揉揉,開始認真的想這個問題。
大濟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5-04-07, 01:26   #22
anmin
重度攀言者
 
anmin 的頭像
 
註冊日期: 2003-05
住址: 太陽數過來第三顆石頭
文章: 190
anmin
突然想到我平常阿爾卑斯攀登的訓練是否也有值得反省的地方...?
- 穿著冰攀用硬底鞋或雙重靴爬岩 (在龍洞TR或傳統先鋒, 或在管理人同意的人工岩場TR或運動先鋒)
- 穿著冰爪或手持冰鎚冰斧爬岩 (在龍洞TR或傳統先鋒)
- 練習使用岩釘 (在龍脊的底部和簡單路線)

岩釘當然道德性比較不足, 也遵照陳睿當初教我們的指示, 默契上只在龍脊的簡單路線做練習或是大禮堂多繩距使用.
在人工岩場穿硬鞋禮貌上先取得管理人同意像y17和石牌; 可是像樹林和檳榔路等效沒人管, 我也曾穿硬鞋爬過....
穿冰爪拿冰鎚冰斧爬是有傷到岩壁或踢斷拉斷手腳點的可能, 阿佑阿宗去馬特宏北壁之前也曾看到他們在短巷穿冰爪拿冰鎚冰斧爬. 不過我並沒有限制我自己不去爬特定地區, 像是校門口, 門簾, 訓導處, 後門等 5.6--5.9 的路線我曾穿冰爪爬過, 的確有製造刮痕的現象.
anmin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5-04-07, 12:00   #23
milk
版主
 
註冊日期: 2003-05
文章: 190
milk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如果傷害沒有太大,大自然是有復原能力的.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護區,每天有進入的人數限制,就是要讓它有復原的時間.
如果龍洞偶而有幾個人穿冰爪爬,那此刮痕也許很快(可能幾個月吧?)就不見了.但如果每天都有一堆人在爬,那後果當然是滿目瘡痍了.
又如果龍洞保持不開路(東北角管理處目前的做法),偶而有些地方打一兩bolt,我想100年後的人,應該還能看到今天大家所看到的美景.
但如果路線都打滿了bolt,甚至開路搭橋(目的當然然是為了更多人可以爬,更多人可以進去看),後果當然也會變成攀岩「剩」地了.
『無論打 bolt、爬傳統是不是都是「役於物」?還是說,雖然都是「役於物」,但有程度之分,而且這個分別還很大,如果攀岩是一種自白、一種誠實的面對?』是不是如此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的是,傷害也有程度之分的,如果出手太重,有些時候,是無可挽回的.
milk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5-04-08, 01:32   #24
anmin
重度攀言者
 
anmin 的頭像
 
註冊日期: 2003-05
住址: 太陽數過來第三顆石頭
文章: 190
anmin
講到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護區...
看到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護區步道上安裝鐵欄杆就會想到BOLT的問題,
反過來看到BOLT就會想到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護區步道上安裝鐵欄杆的問題.
好醜啊!

比較明顯的例子是玉山下風口和傳統路線上主峰, 這邊可摔死摔傷不少人過, 在這裡安裝鐵鏈雖然難看, 尤其從千元鈔票的角度看過去, 不過在這裡裝鐵鍊似乎沒有許多反對的聲音;
前兩天去爬才發現,
最近才安裝的南湖過五岩峰和奇萊主北峰間絕美的破碎岩稜的新鐵欄杆實在很醜, 本來是很美的稜線, 技術上也不是很難的地形, 實在看不出安裝的必要性...
每次經過南湖過五岩峰都會想起20年前剛開始爬山第一次經過這裡震撼於跟一切生物一樣美麗與脆弱的破碎岩稜, 和走(第一次其實是四腳爬才對)在上面腳尾手冷全身發抖的無法控制的害怕, 可是又清楚的知道沒有問題不會掉下去的感覺, 之後又再經過這裡十幾次, 一樣美麗與脆弱的地形, 卻像走平地不會再害怕. 現在破碎岩稜步道已經被鏟寬鏟平又加上鐵欄杆, 以後剛開始爬山第一次經過這裡的新一代未來登山家已經不可能再分享這種前輩的特殊經驗了.

像 "福利社" 和子凱之前貼的一篇 "優勝美地的想像", 雖然現在我還沒有能力爬這些難的路線, 我心目中這幾年來一直夢想這些美麗路線是將來能 trad free os 的目標(trad 5.12算是狂想吧? 先以trad 5.10為目標吧...), 可是現在已經有bolt了, 不可能再分享這種前輩的特殊經驗了... 就像我很難想像當初前輩們傳統爬佈告欄特殊經驗, 當我第一次嘗試傳統爬這裡, 要翻第二層天花板時, 一看到天花板上的bolt就鉤上去, 試幾下上不去就take了, 浪費了 os, 雖然後來找機會trad free rp她了, 可是當初如果沒有bolt的話又如何...? 這我和未來的攀登者已經不可能知道了, 就算你不去用它, 知道它在那裡os感覺就不對了

想到一句話送給自己.. 碎碎唸是失敗者的特徵.
done is done
anmin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5-04-11, 01:29   #25
twoteeth
重度攀言者
 
註冊日期: 2001-11
文章: 151
Images: 9
twoteeth
To bolt or not to be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對一條新路線而言,不論我們選擇trad,bolt,或是trad+bolt,我們都改變了這條路線在未來與攀岩者接觸的形態。當你bolt後提供了後人更容易攀登這條路線的機會,但同時卻也抹煞了讓人更了解岩壁的可能;當你說這是trad不打bolt,能讓爬這條路線的人更能體會其Rock climbing的樂趣,而不是像許多sport的路線------只是climb。也多留一分空間給那眾多非攀岩的人,但相對的確也使許多人望岩怯步。龍洞有限,也許做出某種規則分配出適當的sport及trad也是不錯的選擇(我個人的了解,大濟就是持這種看法----依各路線取得一種較合宜的適當性)。

但是不論何種決定(trad , sport or trad+sport) ,我們都是依一時的想法決定後來的人與路線接觸的型態。開發者有[權力]替其他攀岩者及那些還沒成為攀岩者的人,跟許許多多一輩子不攀岩的人做這種決定嗎?毫無疑問的,當然是沒有。你說做攀岩民調來決定,那還沒成為攀岩者以後卻得受制於的決定的人呢?不論如何,都是少數決定多數,不論如何都是我們沒有權力決定,但是我們確都做了決定。

沒有權力並非不代表不能做決定。Right,公平,道德等都是人造產物,這都是我無法在此深入討論的議題,也無法對以這類主題的辨論做出完美的攻防討論,雖然to bolt or not to be牽扯諸干人造產物的平衡點,但我比較喜歡討論表像的前因後果。而且像我這種認為”君權神授”跟”天賦人權”除了受益者不同外,都是相同的毫無根據,狗屁不通,愚人愚民胡說八道的人,如果討論那方面的事應該是會被公幹的。更不用提說我個人認為[公投是民主制度下最大的災害之一(並非特指台灣,而是世界)],[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是句無勞獲利者愚民用的口號]……等等一堆狗屎觀念。實在不適合討論這方面的事。所以回歸於我想討論的部份------“決定”。

資源被利用後才能展現其價值,龍洞或單一條路線是一種天然資源,當我們做了要如何利用這項資源後,其路線或區域就能被其他想要這類型態的人所享用,同時也奪去其它人享用這資源的機會。在打了bolt上的路線上爬傳統,味道及感覺完全走樣;當你享受觀看岩壁自然之美時,卻一堆人在上面爬來爬去,那情趣定是大大的不同。就如妙青所提,我想像著除去了在岩壁上及岩壁底下吵吵雜雜的攀岩者後, city of rock定是一幅絕美的自然景色,只可昔那是個攀岩聖地,一年365天攀岩者不曾絕於此地,興致來時還搞個吵吵鬧鬧的夜攀,星空美景也淡失光彩。

一得,非我同類之眾者皆有所失。
twoteeth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5-04-11, 03:54   #26
twoteeth
重度攀言者
 
註冊日期: 2001-11
文章: 151
Images: 9
twoteeth
想像著city of rock,想像著她是從未被人目睹過的聖地,而我將是第一個踏足此地的人。那美景定會直擊我心靈深觸,微風略過,夕光斜照,全身被大自然所吞噬,如此美景美岩,享受著剎那與永遠的震撼,接著呢……………..。
接著呢……………..,我想我第一件會做的事就是從我背包裡掏出兩串friend。我是個攀岩者,美麗的岩壁深深吸引著我,在如此美景美岩下爬岩是攀岩者極愛的享受,請原諒我們的冒失,熱愛攀岩,攀登是攀岩者享受自然並與大地溝通的方式之一。記得去泰國南部看完了許多奇岩怪景之後,我第一句說的話就是:這可以爬。跟攀岩者出遊只要到了有岩的地方,他們很容易讓你頓失情趣。如果攀岩跟美女(俊男)讓攀岩著選擇的話,那只會有一種結果,就是 “ 帶著美女去攀岩 “。

廢話太多,回到bolt不bolt的問題。如果只以單一而論,登榮目前已經在龍打了約500顆bolt(資料來源:登榮),我個人認為300顆是絕對有的。這些bolt實際上打在適合爬傳統攀登上的路線,只佔其中的少數。我想登榮以後應該會避開這種路線,而已經打的就看如何了。雖然登榮說打了就擔責任,但這種責任不並非任何的個人可承擔的。相信在大家的諒解及支持下,登榮會在往後提供更能滿足眾人的路線(好像在幫他競選),打bolt開發路線,真正的動力來源都是一份熱情。不過在此堅決反對[法式間距]繼續在龍洞出現,希望有受害過的人能聯名支持。

熱情,熱心跟責任,而這份責任是大濟的 ” 痛 “,這種打了願意承擔但卻非任何個人所能承擔的責任是種 ” 痛 “,而熱心跟熱情更放大了這種 “ 痛 “。龍洞,一個很多人充滿感情的地方。一個離家8年多的大濟跟外國岩友matte,提出了對龍洞的關懷,to bolt or not to be不論是to bolt還是not to bolt都是對我們攀岩環境的關懷。我很喜歡trad也很喜歡bolted和to bolt,我在龍洞享受了這一切,但是現在的龍洞雖然越來越多路線,來爬的人卻越來越少。攀岩的人越來越多了,但是到戶外爬的人越來越少了。最近去龍洞覺得越來越像少數人的專屬遊樂場(我個人是滿喜歡這樣的),從外面走到第一洞有幾次會遇到其他人呢?專屬會員不用年薪百萬,不用級數5.13。來,[它]就是你的了。
To care 龍洞,climbing on the real rock可能是現在北台灣環境裡比bolt不bolt更嚴重的問題。我一直懷疑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在意龍洞的攀岩環境?傳統攀登可能會消失,但龍洞更有可能成為多數台灣攀岩者一年到此 “ 一遊 “的岩場(這是值得提出來讓大家了解一下)。

大濟提出的問題讓我重新思考了 rebolt這項事,龍洞不錯的傳統路線集中在11以下,而這些路線有被bolt的現在都該rebolt了。我想這些適合傳統攀登的路線就只換固定點,其他的就只做移除就好了。說真的要全部rebolt(化學管)不知要到何時,保留為傳統攀登這樣子省工省料又省時,而且還可以讓龍洞繼續保有兩種型態的均衡發展。

在問問大家的意見,校門口的Surprise是要rebolt成鈦合金的,還是要傳統攀登。我個人偏好保留為傳統攀登的路線,因為我跟本就還沒去買鈦合金的bolt。rebolt鈦合金只可能在少少數非常popular的路線或固定點,成本太高了。

再次提醒大家,校門口至音樂廳除了少數路線被rebolt外,其他多數都是老舊(10年以上)具有危險性的bolt,這也是目前很多人不來爬的原因之一。我也覺得等我或其他熱心人士把舊的bolt移除掉後,大家再來爬會比較好。
twoteeth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5-04-11, 10:44   #27
大濟
攀言癌症患者
 
註冊日期: 1999-11
住址: Madison
文章: 689
大濟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喜歡看二齒寫的東西。直接、誠懇、率情、言簡意賅。X的,文筆比我好多了!爬岩已經爬不過了,現在連爬格子都也爬輸了 . . . OTZ

二齒(和登榮):不說廢話了,我相信您(們),而且我支持您(們)的決定。
大濟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回覆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不可以回覆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件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開啟 vB 代碼
開啟 HTML 程式碼
論壇跳轉


所有時間均為中原標準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2:07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4,Jelsoft Enterprises Ltd.
Copyright©2000-2010 台灣攀岩資料庫 www.Climbing.org
本網站由 Why3s 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