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01-19, 20:04 | #1 |
週末攀岩者
|
體驗式教學把員工教育訓練變好玩了
體驗式教學
把員工教育訓練變好玩了 在教室乖乖坐著聽課,這種靜態的方式落伍了!玩團康,打漆彈、攀岩、登玉山……「體驗式教學」不但在員工訓練大受歡迎,甚至學校體育課也要朝這個方向轉型。 撰文:祝康偉 近年無論是台灣政壇、企業界或教育界,都興起了一股「玉山熱」。 由平地攀登這座東亞最高峰,漫長過程中,不僅考驗個人的體力、意志力,更挑戰團隊的默契與向心力。 除了「玉山熱」外,從「馬拉松熱」、「攀岩熱」、「漆彈熱」,到橫渡日月潭、騎腳踏車環島等冒險活動,也成為員工訓練的時髦新流行。 台大EMBA班更從前年開始,將企業主管學生們,帶到軍校換上軍服,藉兵棋推演,在槍林彈雨、匐伏前進間,實際操演作戰計畫。 坐而學,不如起而學 為什麼愈來愈多企業組織,捨棄教室裡講演,寧願帶著員工到戶外,飽受風吹日曬,外帶一連串「百戰百勝」、「生存遊戲」般的體能考驗? 這正是美國風行30年,最近開始在台灣教育訓練界嶄露頭角,大受歡迎的「體驗式學習」。 將台大EMBA課程設計成軍校實戰演練,台大會計系教授柯承恩表示,這是因為傳統教科書只說教條,即使課堂有個案分析,仍然少了情境的結合。因此,在傳授知識過程中,唯有讓學生融入感覺,才能充分理解與吸收。 這種學習概念,在台灣才剛萌芽,美國卻早在70年代,就開始發展所謂「探索課程」(Project Adventure, PA),並將一系列冒險活動,納入中學體育課程。到了1993年,更進一步應用到團隊發展訓練(Team Adventure ,TA)中。 台灣企業每年花在每名員工的教育訓練經費約5,000元,保守估計企業內部教育訓練預算,每年可達200∼300億元,預估這股「體驗式學習」風潮,未來將有超過10億元的市場潛力。 連救國團都動心 台灣第一個以體驗式學習為核心業務的「團隊發展國際公司」,創辦人暨訓練總監廖炳煌,8年前還是房屋仲介業的店長。童軍出身的他,因為到美國參加探索課程受訓,萌生高度興趣,毅然決定自行創業。 從當初股東不看好而退出,到如今橫跨兩岸,擁有「廈門火燒嶼」與「龍潭渴望園區」兩座國際級培訓場地,服務過台積電、友達光電、國泰人壽等上千家企業。今年僅台灣市場,每月營收就有150∼200萬元,足足比去年成長了2.5倍,預估明年還將成長2倍以上。 看好體驗式教學市場,以「自強活動」起家的救國團,憑著活動場地與人力優勢,也在總團部設立活動研發團隊,並成立了「探索教育訓練小組」,承接企業與學校的訓練案子。 此外,有些企業也會找攀岩、漆彈訓練的個人工作室,或委託體育學院老師代為安排活動訓練。 用遊戲為組織看診 團隊發展國際公司總經理蘇俊維強調,體驗式教學絕非只是「團康遊戲」或「戶外冒險活動」而已,最重要的是訓練員利用「引導討論技術」(facilitation skill),帶領成員就遊戲的體驗,進行分享討論。 無論是高空繩索、蜘蛛網、獨木橋,還是100多人圍圈拉繩子的U Circle,在達成目標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失敗,常常要等到訓練員引導分享時,學員才恍然大悟:原來平常工作遇到的許\多問題,是來自於溝通、團隊合作、或問題解決能力不足。 「這種訓練就好像看診,只是用的藥方是『遊戲』,」蘇俊維說。 訓練員是靈魂人物 這個新興行業,創造出幾個新興職種。其中「活動企劃員」扮演研發角色,負責設計遊戲、準備器材。而在活動中扮演靈魂人物的「訓練員」,則分為主訓練員與助理訓練員。 主訓練員必須對企業客戶進行「組織診斷」,並根據企業需要下處方,規劃遊戲項目。活動進行時,遇到各種狀況,還得憑著豐富經驗,迅速調整遊戲內容。 蘇俊維指出,從事這個行業,需要懂得團體動力學、心理學、引導技巧、溝通技巧,非常適合心理、社會、社工、休閒管理系所背景者。 他以美國的經驗,大膽預測台灣各級學校的體育課,今後勢必也會朝向體驗式教學發展。投入這個行業,未來大有可為。 轉貼自2004/12/23 \"Career學習情報\"電子報
__________________
隨時、隨性、隨遇、隨緣、隨喜 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 不怨懟.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 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 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 |